马龙精神分析躯体治疗首期工作坊回顾(第一天)
(2012-05-29 23:10:55)
标签:
杂谈 |
因为这是一个连续三年的培训项目,培训项目的目标是培养精神分析躯体治疗师,马龙老师会针对每一个学员的情况设计调整课程内容,以使所有人能获得最大收获。所以首期工作坊的主要目的,是对三年培训的内容作全局性的深入阐述,同时了解每一位学员的情况。为了增加对学员的了解,首期工作坊给释梦环节予充足弹性的时间,所以并未有提前提供给大家固定的讲义。现将整理出的第一天课程梗概分享给大家,方便大家对大量精深的理论知识进行回顾。若对知识回顾有问题,可致电我们一起探讨。
一:请每一位组员介绍自己的背景情况
二:阐述心理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并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
马龙理论学习的过程经历了从荣格到佛洛依德再到克莱茵,并将三者整合。赖希的理论是心理问题的另一个侧面——躯体。
三:介绍赖希的躯体理论
1、赖希的理论认为心理状态会在身体上有所展现
2、内八字外八字的探讨
3、呼吸问题的探讨
4、躯体的7大屏障
四:躯体练习
第一天的练习都是站立式,应注意呼吸方式、腿的内八与微曲、臀部的放松。
五:人的心理状态有四种
1、健康的人:是理想模型
2、神经症的人;
3、精神病;
4、身心疾病:最严重,可以杀死一个人
马龙老师在此处特别强调了两个问题:1)真正了解一个理论,不能只学理论,要体验这个理论,以及这个理论的负面的东西;2)为来访者做躯体治疗要很小心,治疗不当会造成来访者的身心疾病,先用传统疗法,到一定程度,再用躯体治疗。
六:婴儿的出生体验
1、婴儿出生前后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2、婴儿主动参与出生过程的意义
七:案例督导
1、来访者问题:自认为是强迫,其实是抑郁症,而最根本是自恋型人格。
2、问题分析:自恋的人不是爱自己,而是爱自己的意象。想达到那个完美的意象而无法达到,于是发展了一个抑郁症状,以让自己无法达到。
3、应对建议:前期温和,后来有规则
第一天课程的回顾提纲就分享到这里,随后会有第二天课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