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7)
(2022-04-16 19:33:03)
标签:
宅家 |
分类: 随笔 |
记得在我入伍后第二年冬天,患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全身酸痛伴发热。在床上乖乖睡了三天期间除了用药、吃病号饭外,最想得到的是安慰。
每当战友到床前说“某某,你好些了吗?多喝些水,坐起来吃药”等话时,身上会顿时轻松许多。
现在回想往事,似乎悟出了:当春风得意时,对外来的安抚很可能不以为然;但当愁色难遮时,哪怕只得到一丁点慰藉,便会暖流穿身。
3月11日,小城今年首例新冠病毒导致的无症状感染者就在我所在的小区出现,随即有关部门对小区进行了封控,宅家的日子自然而至。封控,意味着足不出户,难免会有一些急迫的事情因宅家而难以办理,致使或大或小的窘迫出现。
然而就在封控当日开始,不时有关怀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来。话题中涉及较多的是询问我们身体如何、家里的食品短缺与否。故每当我得到类似的消息,感激之心悠然而生。
在这期间来自多方面的关怀不仅在语言中,更多的来自实际行动。
经常当接到电话时,他们已经到了小区大门外,言语很简单:“下楼取东西。”
面对大量副食品,让人不知用什么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达谢意。
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很是不安。老伴的药即将告罄,只得请暂时未受封控的一位战友代购,待他办完事回到家后,小城有关部门来电话询问他的健康码有何变化,谁知前后不到1小时,他的“绿码”变成“黄码”!
因为我的事劳他跑路不说,竟然出了想不到的问题。尽管他一再解释有关部门告知无关紧要,配合做核酸检测和宅家即可,但内疚和不安一直使我纠结到他的“绿码”再现。
随着小城连续十几天没有发现确诊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后,政府对小区的控管措施也有所放宽。如果有要事需外出办理,经过登记和扫码可以放行。
今晨6时我到大门口看到为志愿者遮风避雨的帐篷门帘下垂,帐篷里没有灯光,便随手开门溜了出去,在河边转了一会返回后守门的志愿者也没有询问或责备。
封控终结了,只不过没有公开告知而已,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