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行浅记(19)

标签:
三坊七巷原创 |
分类: 游迹 |
4月18日午饭后,我们乘高铁离开霞浦,一小时后到达福州。
没有打算在福州久留,主要目的是换乘另一次高铁前往武夷山。想游览三坊七巷,故住一宿。
因为时间不宽裕,我们在三坊七巷游览了不到四小时,故只能说“看了看”。
假如事先不知道三坊七巷的历史,初次游览者可能认为该景区只是有着一大片两层以下老式建筑的商业区而已。此前我虽然这里的情况略知一二,但在游人匆匆,叫卖声喋喋的环境中,竟然把事先了解的那点东西淹没了。尽管如此,我对此行不生遗憾,这里毕竟是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游三坊七巷
(平水韵)
窄巷宽坊各畅通,
千年文脉隐其中。
粉墙黛瓦皆不语,
欲究渊涵忌步匆。
(仄起首句押韵)
相关链接: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为数不多的“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