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南行浅记(14)

(2021-07-07 20:10:23)
标签:

飘网

榕树

扶贫

原创

分类: 游迹

东南行浅记(14)
    我们乘高铁离开厦门,两小时车程抵达霞浦。

霞浦县,海岸线绵延曲折,大港口水深面阔,是闽东的沿海大县。

我们是奔这里的海岸、滩涂来的,故在事先请好当地的摄导,于4月14日下午开始了五天的拍摄。

摄影是一门光影的艺术,天气对于光影的影响确实很大。我们的运气不好,几天时间基本都是阴天,没办法啊!

不过不碍大事,到霞浦不见“霞”,“浦”总不会消失吧。就算拍不出“大”片,“到此一游”片总会有吧!

拟分几次介绍我在霞浦拍摄的情况,算是我《东南行浅记》的继续吧。

(本次为浅记14东南行浅记(14)
    瓦窑摄影点位于牙城镇洪山村瓦窑自然村
,距离霞浦县城不到半小时车程。4月16日下午,摄导把我们带到这里。

摄影点就在公路旁边,高铁杭深线就在不远处。东南行浅记(14)
    资料介绍飘网是渔民捕鱼的工具,网的上端开着口子,下端用绳子封闭,海水涨潮的时候鱼跟着潮水游到网里,退潮的时候,解开下端的绳子就可以取出留在网中的鱼虾。东南行浅记(14)

东南行浅记(14)

东南行浅记(14)

东南行浅记(14)

东南行浅记(14)
    在现场
我怎么也看不出飘网的实用功能。

但质轻的飘网,可随风飞舞,展现优美的曲线,再加上也许是充当“模特”的渔民摇着小船在附近游弋,颇具美感。

飘网捕鱼好像已经成为历史,变成专供摄影服务场景了。东南行浅记(14)
    杨家溪,因大榕树而出名,我们离开瓦窑摄影点不一会就到达。

说实话,我以前曾多次看到过杨家溪榕树下牧归的老人牵牛、挑担享受着田园生活之类的摄影作品,后来知道那是摆拍。所以我到这里的主要拍摄目标是大榕树。东南行浅记(14)
    资料显示:
杨家溪榕树群,位于太姥山西南侧,福建霞浦县境内牙城镇渡头村。村内有17棵古榕树,其中树龄最大的南宋年代,最小的是清代咸丰年间。东南行浅记(14)

东南行浅记(14)

东南行浅记(14)

东南行浅记(14)
    这次旅摄在厦门见到不少榕树,但像杨家溪这么高大、密集的
榕树群还不曾看见,据说这是我国生长在纬度最高的榕树。
东南行浅记(14)
    到赤溪村拍摄不在计划之内,是摄导在瓦窑拍摄飘网后临时决定。

    村子属于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畲族行政村,距离杨家溪不远,约10分钟车程
东南行浅记(14)

尽管国内扶贫活动开始已经很久,且于去年完满收官,但最先在哪里开始,不得而知。

这块石碑,便可说明一切。

据资料介绍,1984年,时任福鼎市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第一次走进赤溪村,这里贫困景象让他无法入眠。便连夜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写了一封题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情况反映稿。没想到,此事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同年9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由此拉开序幕。东南行浅记(14)
    宽敞的街道两侧,以家庭为单元四层楼房,阳台上的空调,足以说明这里人的富足。东南行浅记(14)
    资料说:这里具有丰富的旅游、茶叶竹木、淡水养殖、水利矿藏资源。30多年来,赤溪村历经“输血”式就地扶贫、“换血”式搬迁扶贫、“造血”式“旅游+产业”扶贫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脱贫路。

上面片片里的绿色植物为农民的待茶厂收购的茶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