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溢中州(6)

标签:
张巡祠八关斋原创 |
分类: 随笔 |

4月28日上午,我们游览商祖祠后到张巡祠。
我的记忆力尽管远不如以前,但历史上关于河南籍的英雄还能说出几个。如在有名的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取得巨大战果东晋名将谢玄;又如创造了中原步骑首次战胜女真骑兵,最后导致作战对手发出“憾江山易,撼岳家军难”哀嚎的岳飞;还有现代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振宇将军。
平心而论,我以前确实不知道河南还出了张巡这位了不起的人物。感谢战友联谊会筹备组安排了一次让我了解那段历史的机会——瞻仰商丘张巡祠。

进入大门,花岗岩石板铺就的道路笔直的伸向前方的大殿。道路两旁簇拥着茂密楸树花,给人的感觉犹如这些鲜花是特意为当地人民崇拜的英雄张巡敬献的。

大殿门顶上“忠烈千秋”匾额一语道出张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通过导游介绍和观摩殿内四周有大型壁画,张巡,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英雄的形象清晰地固定在我的脑海中。
唐时,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史称安史之乱)的兵力一路所向披靡,进而围攻睢阳城之时,张巡在这里演绎了一场泣鬼神的睢阳大战。
当时他率领的兵力只有六千余,面对十几万之众的敌人,他们以睢阳城墙为屏障,以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进行殊死作战。尽管最后他和守城将士先后壮烈牺牲,但由于他们的英勇不屈,把叛军主力在这里牵制长达一年之久,使叛军铁蹄未过江淮,更使江淮民众免遭涂炭。同时,也使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大殿后向北不远处是张巡墓。


尽管大家的年龄都不算小,知识面也许较宽,以前经受过不少类似的正面教育,但相信大家在离开张巡祠时肯定会有一番感慨。

我们从张巡祠出来,向南跨过一座小桥,再跨过一条公路,便是另一个景点——八关斋。
为什么称这里为八关斋,没有听到导游介绍,我也说不清楚。应当和宗教有关系,但进去游览之后,又好像关系不大。
进大门后,一座颇大的八角形亭子映入眼帘。亭子中央地面上立一根棱角分明的石柱,上面刻满着约手掌般大小的字体。导游介绍说,这柱体为唐代文物,字体是根据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撰写和使墨后雕刻而成。一千多年前的柱体能保存到现在实属不易。

细看柱体上有“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字迹。这说明如下事宜:柱体产生于唐代宋州;这是在一次会议或者仪式上的宣读的报德文书。“......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用现在的说法是,《报德记》是由具有一定官职的颜真卿起草并书写的。
由于时间关系,《报德记》的具体内容我没有细读。话说回来,就是细读了也不见得能说出子丑寅卯来。

我分两次在石柱上的拍摄六个字供大家欣赏。
在整理片片时发现有一个“靦”字我不认识,查新华字典无果,向辞海请教结果如下:
(一)靦(tian),惭愧貌。如:靦颜。《诗.小雅.何人斯》:“有靦面目,视人罔极。”
(二)靦(mian),同腼,靦腆 (mian tian)。害羞。《长生殿.骂贼》:“不似他朝臣靦腆。”

我的战友L.D.C.在上午的游览时得到一张“文明游客证”。细心的看官,应当能看出或知道其中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