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茫    然

(2015-10-23 07:30:00)
标签:

妈妈

不爱

指令

执行

服从

分类: 爱他人(C课程)心得

   

作者:闪岩

 

现在的感觉真的很奇怪,有一种想说什么,但是又不知道说什么的茫然感,就像很多时候我总是觉得很多事情都没有头绪一样,我现在的困惑就在于我觉得脑子里总是像一团乱麻一样,看着都是问题,但是每一个问题都考虑不深。我很羡慕那些心得写得很棒的同学,我怎么就没有那样充沛的情感和清晰的条理呢,我觉得自己好差劲!

你看看,又来了,我觉得我又开始了一轮自我讨伐,我真的从内心里觉得自己很差劲,我深信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想我的。每当我一想到爸妈,特别是妈妈时,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我实在说不清楚我到底是爱她还是不爱她,现在好像有点爱,但是那种温暖的感情没有,我不能和妈妈手拉手去逛街(我可以挽着爸爸的胳膊逛街),我作不出站在她身后,双手扶着她的双肩的亲密样,更不用说和她拥抱了,在我记忆中,妈妈没有拥抱过我(我相信在很小的时候她一定是抱过我,但是当我稍稍大一点儿她就很少抱我,以至我对她的拥抱完全没有印象),我也从来没有拥抱她的欲望,在我的理解里,拥抱应该是索取爱的含义吧,但是我为什么完全没有向她索取爱的这种需求呢?虽然有一段时间我很希望能有一个人抱一抱我,因为它带给人极大的安慰的感觉,但是很遗憾,那种能给予温暖和力量的感觉我好像从没有得到过似的。但是,我对妈妈完全没有这种需要,她给我的感觉是即阴冷又火暴,她平时好像视我为无物,但是一旦有什么事情她又很暴躁,我和她之间是好像绝缘体,没有情感的连接,她就像一位邻居,对我而言:她来了,她走了。我好像永远都不能进入她目光聚焦的地方,她似乎从不怎么正眼看我(这个表述应该不准确,她一定也是看我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情感,她的心好像总是没有放在我身上,至少我没有感受到那份温暖),我对于她来说好像是这个家庭中一件无足轻重的摆设,她很忙很累,没有心情也没有精力来关注一件可有可无的摆设,我在这个家庭里永远感到一种孤寂的被忽略的感觉,当我有话想对人说时,无人倾听,我唯一可能被关注的时候往往就是我干了什么错事,除此以外就再无目光落在我的身上。

我总是有一种虚无感,内心无力感,我想内心的无力感是否源自我深信:我的妈妈并不是很爱我?我确实深信她不是很爱我,只是出于责任感养活我而已,这个说法比较接近我内心的真实感受,当然有些残酷,也有可能不是事实,但是现在我很实在的感觉到的就是这个,我就是觉得妈妈不爱我,她只是负责任的在养活我。这可能就是我与妈妈之间很疏离的原因吧。也许后来妈妈老了,我也长大了,她觉得和我还可以说一说心里的一些话时,我对她的感情有所回升,如果不是这样,我与妈妈之间可能到现在还是没有什么感情的,我可能真的会一辈子把她当成一位住在家里的邻居,无话可说,低头沉默。在这个家里,大家对于情感好像都有一种免疫力,所有的人都在避免谈到情感,仿佛那是一种羞耻的、肮脏的东西,我少有与家人情感交流的机会,感觉情感能力退化了,变得很迟钝,很麻木,情感总是不知埋在哪里了,似乎一个橡皮人,一个绝缘体。

对这个家我有一种即排斥又依赖的感觉,依赖她是因为这个家给我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支持(其实从这个角度上说父母是爱我的),但是在这个家里我常常觉得憋闷,无法和父母进行平等的沟通,他们永远把我当成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永远用提醒、指导的语气和我交流,我觉得很压抑,一家人在一起时往往很沉默,他们永远只会询问我的工作和学习情况,说实在的这两方面的内容经过这么多年的询问,可以说的早就说干净了,其他的真的也没有多少可以挖掘的了,而且这个又不是我的强项也不是我的骄傲,在他们反复的询问中我不得不反复地把自己钉在耻辱柱上,所以这个真的已经让我不胜其烦了,我真的很不想再过多的提到这两个方面了,我不想一再的把自己供出来让人评说和指点,成为别人的谈资,是的我是很平庸,但是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在我没有提出请求时,请你们不要一再一再的来指点我,把我当成一个没有头脑的孩子,这样真的很伤害作为一个成年人的颜面,而本来就寡言的我在你们面前就更加无话可说了,因为这种交谈很像一个孩子在老师面前罚站。

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可以拒绝谈论这个话题,我的头脑中好像没有这个意识,也就是说,我虽然很烦,但是如果爸爸妈妈要提起来我就会很被动的跟随他们的话题来应答,从来没有对他们说过:好了,不说这个了好不好,我真的很烦说这些!从来没有过,我好傻呀,在那么不舒服的事情上也从来是顺从别人的意志,没有动一下进行改变的念头。我总是陷于被别人控制的境地,全无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一切对我来说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从来都不起改变现状的念头,其实这才是最吓人的,我那样的反感这种审讯式的关怀,但是却没有改变它的想法,也没有敢于表达不满的力量(这两者可能间而有之),这是我在写心得时一个有些震惊也有些难过的发现。我退化了,退化成一个类似机器结构的人,永远只会执行别人给我下达的指令,永远只会接受,好像这就是我的宿命。我把我自己变成了一台机器,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或者说是一个“非人”,有着人的机体,没有人的情感,只会执行命令的“非人”。

写到这里我好像有一点明白自己了,好像有一点走进自己的内心了。我知道那个情感还不知道在哪里,但是慢慢来吧。

 

 

 

 

整理者感言:

诚如作者所言,用是非对错的标准、用指令式的指责和提醒来养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就是一台机器,只会执行或者不执行,触摸不到自己和对方的情感。

这种机器般的“麻木”,只是孩子本能地封闭自己的情感,来保护自己不因家庭里的疏离氛围而受伤害,不因时时受到来自父母的“否定”讯息而受伤害。

简单的是非对错、规则和标准对孩子真的好吗?

简单的告知和要求真的是对孩子的保护吗?

人与机器的不同就在于,人有自己的意志和情感,那么为什么父母总是拒绝去理解孩子的情感,而用许许多多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在这些标准面前,没有一个孩子能免受否定成为一个“完人”。

如若不然,真的找一个机器人保姆养育孩子罢了,它能精准地发出世界上最精准的指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是幸运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