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心里的声音

(2013-11-14 17:10:26)
标签:

听心里的声音

听心

和自己的心对话

静诚正醇行

花径美德

教育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听心里的声音

 

和同事参加一个培训。那个培训其实就是走个形式,下午的时候去签个到就可以了。

昨天是培训的第一天,上午和同事一起去报到,然后中午一起回单位,打算下午再过去。下午快2点的时候,我感觉时间差不多了,该走了,这才发现同事不在办公室。我打她手机,无人接听。我等到220了,还是不见同事回来。我担心赶不上签到,就给另一个同事留话说我先走了。当我打车到半路的时候,同事来电话了,说她也准备打车往这边赶。然后我先到,我签了两个人的名字,签完我就再那想:那同事就不用来了,来了也没什么事啊。然后我就给她打电话说:“我已经签完到了,你就不用来了。”同事说:“啊,我已经快到了”。我就说:“没什么事了,你不来也行,你直接回家吧。”同事就说:“那好吧。”我似乎听到她的情绪里有些不快。然后挂完电话我顿时有一种内疚感,立刻不安起来,我就在想:我做事怎么这么不周到呢,让同事白跑一趟,她不会埋怨我什么吧,我要是再来之前给她留话说你不用去了,我一个人去签到就好啦。就这样,纠结了一下午。

晚上回家的时候,我又在想:那明天呢,明天两个人都去的话似乎也没必要,那谁去跑这一趟呢?也不见同事主动来跟我商量,那我要不要主动跟她说我去就好了呢?可我有这个主动的必要吗?毕竟人家又没有主动跟我商量。可是想想如果两个人没有商量明天都去的话,她会不会觉得我不体谅她?会不会觉得我太冷漠?我感觉我内心的负担,似乎觉得在一个群体当中我有责任和义务让大家(除了我自己)都皆大欢喜。后来晚上陪孩子也没有时间去静心。

今天早上起来了,四下里静静的,我似乎听到内心里有个声音,我听从这个声音,我给同事发了一条短信,说:我下午一个人过去签到就可以了。然后我就起床送孩子去等幼儿园的班车。自己走回来的路上,感觉到心里又多了一个声音,两个声音此起彼伏,内心似乎分裂成两个我在打架。我听到一个我声音最大:“同事家那么远,孩子还小,你就一个人去吧;如果你不这么做,到时候你又会有不安了。”回到家里,看到短信没有回复,我想她可能是没看到短信,我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把说意思再说了一遍。

当我挂了电话,那个声音最大的我顿时放松了下来,因为我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提起。而那个声音小的我顿时悲从中来,我似乎听见她说:“你就知道照顾别人,你也得知道心疼心疼自己啊,你体谅别人路比你远,可是你自己的时间就不宝贵了吗?”这当下,心里就只有这么一个悲伤的声音,她委屈落泪。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安慰她,静静的和她在一起,直到那种悲伤的感觉渐渐消散。

 

我这次处理纠结和以往不同,当纠结时,我不再继续纠结下去,而是听从内心最大的声音,然后再在情绪上接纳另一个的声音。其实每个声音的背后都隐藏着很深的欲望。声音最大的那个,欲望也就更深更强烈。两个不同的声音其实就是一个分别心。我看到那个大声背后的欲望,不断深入的去观:害怕别人说我这人不好——我害怕别人对我不接纳,那我的信念就是我认为当我表现好的时候或者当我去取悦别人的时候我就能够获得接纳。我希望我表现好(包括端庄得体的举止、礼让谦逊的品德,也包括从小要做一个好学生只为老师的表扬,等等这些信念),我害怕表现不好(表现不好就会收到批评和指责,甚至挖苦和讽刺,我好害怕),我甚至害怕我身上一切不好的东西(我怎么可以这样,我不想有这些,别人会怎么看我?)。好和不好,接纳好的,排斥不好的,这不就是一个大大的分别心吗?林老师说,求善到最后就会变成求伪。我理解的是,那个求善的背后其实为了取悦他人,是为了迎合外界的准则。善不再是终极目标,而变成了追逐名利的手段或工具。是啊,有多少次我总是委曲求全,总是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压抑自己的感受,就是担心别人对我说一个“不好”,就是害怕那个不接纳。我表面上是在求善,背后却是内心的欲望(害怕)在驱使,而结果是——我伪心了。我才明白,当我去寻求外界的接纳的同时,却是以不接纳自己为代价的。一味的去迎合别人,那个自己又在哪里呢?

突然有一闪念,我发觉自己误入歧途:我自以为这样做别人就会说我好,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者反过来,我那样做觉得别人会说我不好,那事实果真如此吗?我看到的不过是我内心投射出去的影像,我不过是活在我想象的世界里,那这个世界真实的模样又是怎样?而当向内看时,自己的内心又被层层的欲望包裹,真实的自己又是怎样?我现在还没有答案,我将不停的追问自己。也许,只有当自己的内心安静下来,那个“真”才有可能显现。

 

心语:牛!努力总有收获!开始渐渐进去了!

我们一起向这位伙伴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