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问题到底在哪里?回到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念念回首花径美德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问题到底在哪里?
参加完成长小组那天,长期在外忙于打理个人事业的老公要回家。当天晚上,他比我先回到家里。我进门的时候顾不上换鞋和脱外套,径直走到卧室门口,看到父女俩在床上亲昵地游戏。老公看见我,对我报以微笑,似乎他一直就在这里,从未离开。我也倚着门嘴角上扬,当下觉得人生美好。周六,两人带着孩子痛痛快快玩了一天。但是,周日早晨,不和谐的一幕发生了。
为了有助于了解,先交待一下背景。
老公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我们在育儿理念上一有不同就会起争端,每次他总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让我很受伤,但又有理有据,无懈可击。我口拙,不善争辩,所以能避免冲突就尽量避免。
女儿是一个慢热型的孩子,到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需要较长的时间去适应之后才能放开,很腼腆。比如带她去参加一个活动,如果去的晚了,大家在里面已经落座了,女儿会很羞怯的躲在我身后,不敢大大方方的进去。
事情是这样的。周日早上9点孩子有英语课,我睡到8点才醒,急忙把孩子也叫醒。可是孩子不愿去。我当时心里很纠结:去还是不去?同意还是不同意?同意吧,只需跟老师请个假就可以了,可是孩子爸一会又寻我不是了,我是不是因为这个要和他起冲突?可是林老师说次生危害大于原生危害啊;不同意吧,看孩子在那拒绝穿衣服,很强烈的反抗,我实在是不忍心强迫孩子。一时间乱了方寸。孩子说:我不想去上课,我想去游泳!我只好答应她:妈妈答应你,上完课我们就去游泳。女儿还是不依不饶的:现在就去!这样纠结着的时候,他爸爸用不容置否的口气说:必须去上课,没的商量。女儿哭着说:妈妈,你能陪我去吗?然后我和女儿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出了门,我一边走一边和女儿共情。同时,我心里有些愧疚,我想如果老公不在家,女儿不想去,我是会同意的。
上完课回家的路上,我问女儿:你早晨的时候为什么不愿去上课?女儿说:因为我害羞。我这才如梦初醒,我想到我早晨叫女儿起床时说的那句话了:快,快起床,不然就迟到了!女儿是因为害怕迟到所以不敢去的(前面讲孩子比较害羞)。是我的焦虑和紧张传递给了孩子!但是这一天从早到晚忙忙叨叨的,实在是静不下来,也觉得心绪纷乱如麻,无处下手。
夜里3点多,突然醒了,脑子异常的清醒。这不是静心的最好时候吗?于是,我慢慢的回想,慢慢的向内看,一层层拨开包裹心灵的层层迷雾……当心沉静下来,当尘埃落定,真实的自己开始渐渐清晰。我看到了早晨那个焦虑的自己:孩子不愿去怎么办?这样僵持下去一会迟到了怎么办?我搞不定她怎么办?也看到了那个害怕的自己:我要是搞不定这件事情老公又有说辞了,我害怕吵架,我害怕受伤,我只想大家相安无事……也看到了那个渴望被接纳的自己:我多么希望能按着老公的想法行事,然后让他说个好啊……
看到了,也明白了,其实一早上的慌乱、孩子的反抗和老公的不认可,首先是缘于我的焦虑。我的焦虑从早晨的第一句话就开始了:快,不然就迟到了!于是心浮躁了,看不到自己的焦虑和紧张,而是纠结于事情和行为本身。然后,我的焦虑和紧张毫无例外的传递给了孩子,然后是接下来一连串的反应。那我为什么那么害怕迟到?我才发现我其实也是一个羞怯的人,也害怕在众目睽睽之下入场。我明白了:我是这一切的根源。想到这一层,再回过头来审视早晨的那一幕,就觉得事情变得异常简单了——如果当时能察觉到自己的焦虑,那么迟到就迟到吧,下回起得早一些便是了;或者去也可,不去也可。
其次是因为我自身的不安全感。那么害怕不被老公接纳,那么急于把事情摆平。晓静一句话把我楞住了:你为什么那么在乎你老公的接纳?我心里想:我好像还从来没想过为什么。我隐隐感觉到从小在父母那里不被接纳,所以对婚姻有了一种期待,希望能从婚姻里面得到补偿。这样一种不安全感更加重了我一开始的焦虑。现在终于明白,渴望被别人接纳、渴望被外界认同,不就是对自己不接纳的投射吗?想到这里就释然了,我知道,我只需对自己全然的接纳,而不必向外寻找。
又想起当天下午和晚上的情形。下午,孩子的幼儿园有一个活动,我带孩子去参加。到地方的时候,好些家长三五成群的在那聊天,孩子也是三三两两的在边上玩耍。没有人注意到我们来了。我和大部分家长都不认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融入,感觉到自己有些不安。这时,我也能感觉到孩子的不知所措,她拉着我的衣服紧紧粘着我,不敢放开去找小朋友玩。我蹲下来,问她:你很想找小朋友一起玩,但是你不好意思是吗?孩子点点头。我问:那你需要妈妈带你过去吗?孩子又点点头。于是我就带着孩子走到那些妈妈中间去,主动和她们打招呼,互相介绍,孩子还是一副很腼腆羞涩的样子。就在我和别的妈妈聊天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女儿已经和别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了,在离开视线很远的地方疯玩。那下午她玩的很high。晚上回家吃完了晚饭,孩子自己到客厅看电视,老公抱着电脑自娱自乐,我则在床上整理第一次成长小组的笔记。家里有一种让人放松的宁静,我这才意识到,这不就是我一开始最想要的相安无事吗?马岚说:任何事情,不过是事来事去而已。林老师说:我们只有一个招式,无他。我的理解是,当我们静心的时候,任凭外界事去事来,云卷云舒,我就在那里岿然不动,内心安静了,整个世界也就随之安静了。
心语:观得好,但只是第一步。
试试深入第二步,抽时间深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