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谅我自己
(2013-07-29 10:29:44)
标签:
我原谅我自己和自己的心说说话和心在一起学会爱自己花径美德教育 |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
我原谅我自己
早上起床后,我在卫生间洗漱,两岁三个月的小宝宝在书房玩IPAD,我洗漱快结束了,书房里的宝宝还是很安静,他已经过了对IPAD新鲜的阶段,就像他对普通玩具的兴趣一样,有时玩几分钟,有时玩十几分钟,今天为什么玩这么久,我心里腾地升起一团怒火,有一种冲动,要冲过去对他喊:“六六,够了,别玩了”,我马上觉察到自己要发怒了。
我为什么要生气,我对什么不满,我是对小宝宝不满吗?静下心来想想,小宝宝就算某一天对IPAD专注的时间长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也不至于突然冲过去对他大吼一声呀。我要是真那样做了,一定会把孩子吓着的。那我是对什么不满呢,我其实是对自己不满,觉得自己洗漱时间太长了,把对自己的不满要马上转嫁出去,在小宝宝身上发泄出来。这是比较浅层的原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对大宝宝的管教的纠结和愧疚。
在小宝宝刚出生的那几个月里,我忙于照顾小宝宝,而老公又总是加班,大宝宝那时四岁半,只要在家里经常是无人陪伴的状态,她就会经常抱着IPAD玩上好久。在小宝出生之前,无论是看电视还是玩IPAD,我都会给她定时,时间到了,她很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地按照约定结束。而小宝宝的出生让我非常忙碌,实在无法再细致地关注到她,她就经常在一个地方坐好久,玩上好久。我就一次次地制止她,要求她,也经常会威胁她以后不给她玩了。那时我经常会突然冲到她面前,大喝一声:“笑笑,怎么回事,又玩上了,玩了多久了,快放下,你玩得时间已经够长的了。”我的声音里都是不满和指责,我的表情也一定很难看,都是不满,还有怨恨,甚至还有威胁。
当我有那个冲动,要去吼一声小宝宝时,我吼大宝宝的情景马上浮现在我眼前。是的,那时的我想要复活,想要爆发出来。我看到了那个从声音到表情都让孩子害怕的自己,是多么的可怜。在忙碌的生活中,还总想保持养育孩子的完美,因为不堪重负,没有了耐心去体会孩子的心情,去想想该如何跟孩子交谈,只会用简单粗暴地方式对待孩子,软弱无力地逃避内心的恐惧,因为方式不对,又不被自己接纳,总被自己揪出来当作自己教育孩子反面事例,映衬自己现在教育孩子的进步。那个自己非常可怜,非常委屈,非常不甘,所以时时伺机,想窜出来证明一下自己,满足一下自己。
那一刻,我看到了那个自己,我拥抱了她,看着她,对她说:“没关系的,我原谅你了。”瞬间,我和那时的自己都平静了下来。那一刻,当我和另外一个自己达成谅解时,我又体会到了生命的包容和温暖,从心底还升起一丝甜甜的喜悦。
这时我正好洗漱完毕,到书房看看小宝宝,他早就玩别的玩具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放下IPAD的。原来我在为了一个自己假想的情景而不安,纠结,发怒。这假想的情景瞬间能够击中自己,还是源于内心的恐惧呀。
有过这样一次体验,我对于愤怒的来源和努力的方向更清晰了。当我们对孩子,对其他人有愤怒,有不满时,是孩子,是其他人的错误吗?不是!是他的行为,触动了自己内心的一个恐惧,当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细细去体会自己的恐惧到底是什么,该如何接纳和陪伴自己的恐惧。当怒火就要爆发出来或者已经爆发出来的时候,可以去接纳和陪伴那个坏脾气的自己,那个自己就是自己真实的一部分,那个自己从来都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不是说自己好久没有生气了,没有对人怒吼过了,她就没有了,不是的,她一直都在,她随时都可能出来,当她出来的时候,正是和她相见的机会,借此机会好好安慰她,拥抱她,满足她。
接下来的日子里,又有过几次,孩子的某个行为触动了我的愤怒,我就要爆发,或者已经爆发,我都在觉察自己发怒后,马上和另外一个自己,那个在过去出现过许多次,现在又呈现出来的自己去拥抱,去谅解。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体验,我体会到,我们的愤怒并不是被孩子的行为牵着走,虽然我们是那样认为的,我们需要孩子马上停止激怒我们的行为。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孩子已经停止那个行为了,被我们吓得眼泪汪汪的,我们还是不依不饶,要让我们的愤怒升级,痛快淋漓地发泄出来。因为我们心里那个背负着恐惧,坏脾气的自己总是得不到谅解,得不到理解,得不到满足,她已是伤痕累累,她要发泄,她要看到别人受伤来弥补自己,来满足自己。
我在一人独处的时候,经常尝试回到过去,回忆着一幕幕自己教训孩子,指责孩子的情景,找到内心那个背负着恐惧,软弱无力,脾气又急又坏的自己,当我找到了,看到了,我就去理解她,安慰她,拥抱她,她最需要的还是一如我们第一次谅解时的那个温暖的拥抱,沉静的一句“没关系的,我原谅你了。”
原来原谅和宽恕是这么神奇,而原谅和宽恕自己又是这么困难。为何原谅自己如此困难,因为我们更倾向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我在很多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想极力辩护自己是正确的,或者用特别强烈的情绪去压倒一切,保护自己是正确的。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不带评判,不带情绪的去思考,会看到自己是有失误的,是有考虑不周的,要承认这点就很难。而承认了,该如何去面对就更难。
记得,小时候,我那时大约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妈妈骑车带我回家,我坐在车大梁的座位上,看着前轮旋转起来就看不到了辐条,看得很久,看得入了迷,好奇的想,车轮的辐条哪去了,怎么车轮一转就不见了呢?到底还有没有,真想试试呀,想着我就把脚伸进了车轮里,想亲自检验一下是否还有辐条,后果是轮子被我的脚卡住了,瞬间停止转动,我和妈妈都摔倒了。我的脚被划出了一道道的伤口,都比较浅,妈妈的脚踝被石头磕出了很深的一个伤口,每当我想起妈妈脚踝上的那个伤口就会非常愧疚,深深地自责。妈妈当时并没有批评我,指责我,连说教都没有,她很平静地对待这件事情,回到家里给我们两人上药,然后就没有再提这件事情,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妈妈根本没当回事,不觉得我犯了什么错误,更不用提原谅了。可是,我自己就是不肯放过我自己,我总是能想起妈妈那个血淋林的伤口,然后自责自己。我还是不允许自己犯错误,不允许自己有过失。
我找到那个多年来一直在自责的那个自己,拥抱她,对她说:“没关系的,可以出差错,可以犯错误,事情早已过去,妈妈早就原谅了你,你也可以原谅你自己了。”
我就这样走下去,去寻找自己,找到她,去拥抱她,原谅她!
心语:很好!原谅的同时,记得加上深深的爱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