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强了还是麻木了?

(2012-10-22 10:58:38)
标签:

花径

花径美德

花径生命成长

花径美德工程

花径生命教育

教育

分类: 爱自己(B课程)心得

坚强了还是麻木了?

 

自从怀孕以来,就很少释放自己的情绪,怀孕期间,自己总是理智地提醒自己,要心情愉快,多想美好的事情,这是为宝宝好。现在孩子快两岁了,那么算上怀孕时间,已经近三年了,没有释放自己的情绪,有时候自己都认为,啊,我自己变坚强了,不会时不时的伤感或者情绪大爆发了,可是上了中级课,我知道,我错了,不是坚强了,是麻木了,逃避了,不愿或者是没时间去清理自己的情绪了。

上完初级父母课,心情是轻松的,喜悦的,因为,我学会了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而且上完课以来,体会到了因此而带来的快乐,从与宝贝的一言一行的交流开始,都注意到要从他的角度出来,与他的心在一起,他快乐,所以我快乐;但上完中级课,心是沉重的,因为,我知道,在我面前有许多座大山需要去翻越,我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我想前进,但总是很难迈出第一步,中级课是针对个人成长的,但是,在课堂交流中,我不愿触及自己的事情,个人的、家庭的,只是提及到与工作、与同事有关的困扰,不是没有问题和困扰,是我在回避,是我没有理清头绪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从他人看来,我是优秀的,成功的,是堪称楷模的,但,只有我自己深深的明白,我不快乐。我的求学就业之路顺风顺水,一路坦途,但,我现在快乐吗,不快乐,只有在细数自己为父母所带来的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安全感时,在细数自己与同龄人相比所得到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收获时,才会意识到,哦,原来我收获颇丰啊,但我没有觉得快乐,为什么,得好好找找原因了。

上了初级和中级课,使我意识到,成长道路上,尤其是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阶段,越是童年时期的事,记忆越深刻,反而是近期的事情,最容易遗忘。所以,借此机会,我想好好梳理一下我这三十多年走过的路。

很幸运,我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她真的是总会从别人的心思出发,几乎时刻考虑别人的心理感受,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妈妈,同样给她敏感的孩子的童年印上了深深的烙印。在这里,没有一丝对妈妈的抱怨或不满,只是,从中吸取教训,让现在身为妈妈的我,尽量避免这种无意识的影响或伤害。

童年的生活,虽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烙印却始终深深地印在心里。我的童年的回忆,基本都是美好的,妈妈从没有打或者骂过我和弟,甚至是高声呵斥都回忆不到,妈妈不满意了,至多是眼色和脸色有变,这一个变化,就会让我很害怕,怕妈妈生气,觉得这使得我至今,跟人交流,特别是陌生人,害怕直视别人的眼睛,我害怕看到不想看到的信息。

小时候,妈妈对我们进行思想教育,总是会提起挣钱不容易,从记事到成年,我没有向父母开口要过一件新衣服,但爱美之心是抹杀不了的,小学时还还说,爱美的心还没有长出来,初中了,同学穿戴差异就大了,虽然心里不说,但直到上初三,还穿着小学五年级的衣服,心里肯定是不顺畅的,但又说不出来,所以总是梦到自己在集市上买了很多漂亮的衣服,这个梦不知做了多少次,梦醒了,那失落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妈妈就觉得我不高兴,也问不出原因。其实,这就是没有满足带来的。自己知道父母挣钱供我读书不易,无法提出买衣服的要求,但这不等于没有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必然会引起负面情绪。

但很庆幸的是有一件,很想感谢妈妈的理解与信任,却至今没有说出来。那是初三的时候,还可以考中专,因为我的成绩好,老师鼓励去考,自己也想早就业,回报父母。但是,报考中专要交200块钱的押金。回到家,跟妈妈说了想报考中专的事,妈妈不太懂,我做的选择都是极力支持的,但是要交200块钱押金的事我实在说不出口,直到报名的最后一天,自己悄悄地从家里拿了200块钱报了名(从小,妈妈就信任我们,虽然钱少,但家里的钱存放在哪,我和弟都是知道的,用钱可以自己去拿的,但是,每次学校要交钱都是先告诉妈妈的),后来,中专初选没有通过,钱退回来,我又悄悄的放了回去,把钱放回去之后才跟妈妈说了这件事。这之间有至少三个星期的时间,我想,妈妈肯定会发现钱少了,但她没有声张,更没有急切地去追查或者质问我,这是一位多么伟大富有智慧的妈妈啊,给了我充分的信任,妈妈,今天,说句谢谢您的信任,感谢我与您有这份母女情缘,有您,我是幸福的。在那个岁月里,少了200块钱,还能像您那么淡定的等待着孩子的妈妈,实在很难找到第二个了。

家在农村,两个孩子上学,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上初中了,有好事者就经常问妈妈,还让她上学啊,妈妈每次都是坚定地回答:只要她愿意上,就供,多学点东西,总能多明白点事,别再像我,做个睁眼瞎子。虽然生长在农村,基本没有干过农活,老公总说我不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周末或者放假了,自己不忍心,要求去干活,妈妈的回答永远是“去了也干不了多少,在家多学个字更有用” 。就是这么朴实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激励着我好好学习,就为了妈妈的心。现在看来,妈妈说这句话,完全是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为我的前途考虑,没有想到自己多苦多累。

初中时学校不是重点,女孩子没有几个爱学习的,我是班里学习最好最认真的一个,在别人眼里大概成了另类,没有知心朋友。因为没有新衣服,被同学间接地嘲笑,但我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得了奖状,默默地拿回家,不会声张,可能到下学期妈妈才能发现,因为我觉得这是应该得到的,没有什么好夸耀的。

高中时一味的学习,情商没有发育,不懂如何跟同学拉近关系。因为一封情书上交给老师,并猜测错了人,一下子得罪了好几个人,被孤立,被诬陷,但学习成绩好,被老师重视,抑郁地过完高三,几乎没有可回忆的快乐时光。

上大学后,专业不是我喜欢的,觉得一味地追逐枯燥无意义的专业课没有意义,鄙视那些为了专业课多考一点分数,跟老师屁股后面讨好的人,英语成绩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支撑,第一年以“优秀”通过CET4考试,还是让自己有了些许成就感,大二备考CET6,一举通过,大四考研,顺利过关,在其他同学都一味地追求北上时,我选择了滨海,但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北京,又成了别人艳羡的焦点,但我自己没有快乐,为什么?因为他吗?大学相处了3年,是恋爱?好像没有这个感觉,但由于考研一起备考,我考上了,他没上,而又觉得他对我帮助很大,对他的失败痛惜,对我们的前景忧虑,就是这个忧虑,一直困扰着我,直到现在。

我来京上学了,他到地方工作,两年后来京读研,但读书就业形势已大不如前,我毕业顺利就业,他却一直困难重重,硕士毕业没有如期工作,继续博士,后来就业形式更糟,起起落落直到现在。单就我自己而言,是成功的,是运气,是机遇,还是能力,我分析不清楚,可能都有吧,对于我自己所得到的我没有想过,更甭提处心积虑的计划过,该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这难道就是林老师说的,和心在一起,积蓄力量,事情做好了,一步一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对自己没有要,没有求,却收获很多。对他,一直忧心重重,不满意很多,是我要的太多了吗?是我要求过了吗?我要剖析,要寻找答案。

现在的工作中,因为要上下沟通,对下属,总觉得自己说话不到位,遇到大小会议,传达完了,每次都遗憾重重,忧虑重重,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对上司,从骨子里不想说违心的话,事实上做到了,觉得不卑不亢,但实际上呢,从内心真是这个感觉吗,为什么对下属不自信,在上司面前反而自信呢,是真实的吗?现在想想不对吧,其实还是内心虚弱,觉得在领导面前不说逢迎话,就是有骨气有自信,但在下属面前,说硬话又怕别人说有官气,产生距离,说话左思右想,这样分析,其实在下属面前的感觉更真实,表现的是一个胆小、不自信的我,那个在领导面前果敢的我不见了,真我出现了,我为什么不自信,是总怕自己说错话,总用完美来要求自己,总想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是最出众的,尤其是在下属面前,在领导面前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不和他们比,不想当领导,干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我工作干好了,所以在他们面前有底气,不卑不亢。但是,在下属面前,不但工作要好,方方面面都要求自己要高,要好,结果害了自己,总觉得很狼狈,不够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秀的一面,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要对自己要的太多。这个行为和想法的根源,其实还是在童年和青少时期,一直以来是家长眼里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是被夸着长大的,直到现在,回到老家,还是被人夸着。哎,其实被夸的挺累的,现在明白了,同时也看到身边有不少被夸着长大的孩子,一味地追求被夸的感觉,一味地事事追求完美,其实内心不快乐,恰恰相反,内心是忧虑的,总害怕事情做不好,没有了他人的“夸”。是夸你的人把你绑架了,架到了高空中,高处不胜寒啊,所以,你累啊,你烦啊。你不自信啊,没有他人的美言就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啊,一直在为别人的评价做事啊,哎,你真悲哀,唉,也真幸运,突然一下些明白了,为什么我收获那么多,却不快乐,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一个从容淡定的自我,现在,我找到了这条成长之路,要好好走下去,直到收获到这个淡定、从容的自我。

自己基本梳理了一下三十多年的生活,根源上挖掘的还不够深入,近阶段的情绪释放了一些,还不彻底,但心里清楚了一点,现在的我不是坚强了,是麻木了,是逃避了,那么,借此成长机会,不在逃避,找到真我,情真意实的走后面的路。

 

点评:这位伙伴剖析地很全面,也很深入,好好阅读思索,相信会帮助到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