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心之路1

(2011-08-22 09:48:44)
标签:

养心经读后感

生命成长

花径之路

静诚正醇行

灵魂的震撼

教育

分类: 爱他人(C课程)心得

    养心之路系列是践行“静诚正醇行”的伙伴们的成长心得,贴上来,以鼓舞我们每个人的信心和勇气。

 

 

                             读《养心经》有感

 
林老师:
    读完《养心经》,感慨万千,我的心灵是一种震撼。在我记忆中写读后感都是为了应付谁,但这次是为我自己而写。不写,我心里反而放不下,于是就又写了两篇读后感。我的那些感受不知是否正确,还请您批评指正。
 
                                                                                2011年8月18
   
    我抽取了其中一篇,和大家分享。
 
 

读《养心经》有感——原来如此

《养心经》第一遍读完有十几个小时了。现在已是晚上快11点,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我的思想仍如潮水一般,不能平静,放不下,一定要一吐为快。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自己也曾这样走过来,我见证过。但那是一种很无知,无意识的修行,我原以为那是自己走的路,别人不会这样,而且,走过就过去了,没有系统的梳理过,更没有想过剖析自己,也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现在才知道,是人就应该这样修行。

刚开始学习时,林老师强调,要先练习“静”至少两至三个月。于是,我从林老师博客上一点点粘贴下来,组合到一个文档里,每天学习,练习。后来,林老师出于好心把整个《养心经》发给了我,但我怕自己“静”字,没有练习好,不敢往下深入学习。

由此,我想起了上父母初级班的过程。孩子参加完成长营,林老师给家长们进行了简短的培训,最后要求家长,把光盘看得滚瓜烂熟后来参加父母班的课程。这句话我记得很深。当时,在石家庄举办父母班课程时,光盘我还没怎么看,书也没看完,心里没底,就没参加那次在本市的课程。后来,我把光盘看了无数遍,并跟着光盘把重点内容一点点用笔记录下来,尝试着改变自己,基本上做到滚瓜烂熟。过了半年,我终于有机会在北京参加了林老师的初级班课程。

这次,读《养心经》也是这样,一直在门外徘徊,积极地做准备,生怕自己修行不够,读不懂。

那天,我因想了许久(快两个月吧)林老师提醒我要“一门深入”的问题,我有些困惑自己是不是在一门深入,而且不知该深入的究竟是哪一门?后来,我又问了一些乱七八遭的问题,林老师告诉我,自己在《养心经》里找答案。我这才开始读《养心经》。

之前,我没开始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不习惯看电子版的书,虽有工作之便,可以都打印下来,但我真是舍不得那些纸,觉得有点浪费。所以,我想正好等“静”练差不多了,估计书就上市了,还是买书的成本更划算。

没想到,《养心经》真是太吸引我了,看起来,就放不下。我边看,边回忆自己的过去,边对照检查自己。还好,我很欣慰自己没白活,林老师书中所说得做人的这些,我还基本上有感觉,有些自己还有见证,但还需要好好修行。

   “静诚正醇行”,我个人理解,“静诚正”三个字是做人的基础,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醇行”,正确地“行”。自己解脱,放下,不是根本目的,目的在于活出生命的意义。自己修行的不够,就会心有余,力不足,甚至自身难保,就没有能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我虽然现在还达不到林老师写《养心经》这样无量功德,但我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量力而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成就无上道业,需要两大资粮。一个是福德,一个是功德。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我对上面这几句话有很深的体会,对因果报应深信不已。凡认识我的人,都觉得我是有福之人。我很清楚自己的福报是因什么,既然有了福报,所以,做了坏事也一定会有恶报。况且,好坏是相对的,同一件事,对这个人来说我可能是做好事,对那个人而言可能就是做坏事。我常常很纠结。

因此,我也是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小心翼翼,生怕使错一个眼神,做错一个动作,说错一句话,伤害到……;变得越来越战战兢兢,越来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越来越夹着尾巴做人,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我原以为只有自己才会这样想。

同样,我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会也很深刻。我在机关工作,亲眼所见很多人提职后,官位是升迁了,但身体有的是腿做手术,有的是心脏做手术,有的是胳膊动手术,甚至有的得了癌症。因为我们工作在一起十多年了,对他们的所做所为,对他们的人性,都太了解,我只能说他们的德行不够,不配坐这个官,不配享受纳税人的供养。从他们身上,我想到了自己,我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吗?我的德行,修行的够吗?我有资格在自己的岗位上吗?因而,我时时反省自己。我给自己提的要求:无论是谁找我解决问题,我都以诚相待。做问题的终结者,不攀别人,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决不推脱,尽心尽力做到满意。

快到不惑之年的我,能读到《养心经》真是命运之神,冥冥之中的安排,它是我生命的航标,引领着我在花香满径的路上行走。
我愿意做人间行者,为真理、智慧、自由和美德而奋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成长与分别
后一篇:养心之路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