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国家战略----约束的对象
(2010-04-07 09:43:23)
标签:
国家战略家庭教育即时性没有后果约束自我尊重的机制花径教育 |
分类: 林巨老师张杨老师文章 |
家庭教育与国家战略----约束的对象
父母教育孩子失败的根源,基本是出于如下两点:
1、关心则乱,乱则非理性。
2、没有后果。
“关心则乱”,乱经常表现为两点:
1、孩子表现失败的时候觉得很没有面子,为了要面子就开始种种不堪……
2、孩子表现失败的时候往往胡思乱想,一点不相信孩子,总是担忧孩子这样下去以后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会连累我的会让我很……然后开始种种不堪……
一个人只需要对自己的内心诚实,就会很容易认同这一点。
“没有后果”也好理解,孩子是弱者,特别是年幼之时,他能怎么办?!他敢怎么办?!
所以,我们忘乎所以我们以各种名义为所欲为……等到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才发现,一切已无法挽回!
因为,最终是有后果的!当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和孩子之间话越来越少、孩子的行为越来越不如我们所期望、我们和孩子之间总是隔着厚厚的门、我们和孩子总是如此容易气急败坏……
暂时看起来没有后果,长远呢?!
“关心则乱”,“乱”也是因为没有后果,如果有后果,敢“乱”吗?!
所以,家庭教育的难以改良,其根本就在于这一点:
一个恶的方法,往往暂时也看不出恶果,甚至还有短期的好效果,恶果总是在几年后才总爆发。
而一个好的方法,要产生真正的效果,也总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短期内甚至是更加恶化。
人总是很现实的,总是为了功利而行动,很少是为了“尊重生命”而“尊重”。
举两个例子:
当孩子磨蹭拖拉的时候,我们会催促,会叫喊,急了甚至打骂……在我们干预下,孩子会快一点。
但是,暂时会快一点,天长地久呢?
你的孩子的磨蹭拖拉改进了吗?!
当你的孩子一开始写作业很慢,错误很多,考试也一般,你就在普遍陪着,监督着,逼迫着…..孩子学习成绩上来了,速度好像也快了……
但是,孩子越大,越来越不爱学习……
为什么?!因为从小,学习就不是他的事情!
有一次在重点中学给初三的家长讲课,我问他们,你的孩子磨蹭拖拉的请举手,结果,90%的家长举起了他们“骄傲”的手。
这景象我一生难忘!!!
每每当妈妈愁眉苦脸来咨询我孩子不爱学习、学习不好怎么办时,这样的家庭有80%以上,拥有一个从小陪孩子做作业、干预孩子学习过多的父母。
到了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了,才知道不对了!早干嘛去了?!
这是人性的根本弱点啊: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佛曰: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没有(即时性的)后果是我们凡夫作恶的根源啊!
我们不会对别家的孩子那样,因为,那样会有后果!
我们不会对成人那样,因为,那样会有后果!
我们不会对老板那样,因为,那样后果很严重!
但是,对自己的孩子,则……
我们在弱者面前,升不起生命的真正的尊重啊!
这是人性恶的淋漓尽致的展现啊!
别对自己说你是一个高尚的人,如果你对孩子没有对你的上司一般尊重的话。
当我们无法纯粹为了“尊重生命”而选择“尊重”,我们必然只会选择为了功利、为了后果而行为!
最终,我们选择的一定是:
漠视!
我们选择的一定是:
横行!
感谢苍天,她很公平!
对生命的不尊重、对生命的漠视、对生命的横行,一定会有后果!!!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报时一到,无可奈何!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无需教育,真正需要教育的,真正需要约束的,其实是:
父母!
成人!
是父母、是成人,需要学会尊重生命,学会敬畏因果,学会检点和反省!
学会控制自己!管住自己!
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就完全类似父母和孩子的关系。
失败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一定就是具备如下两点:
一、政府关心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利益远多于关心普通民众。从根本上政府也不相信民众,对民众主要是防范和利用。
二、政府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即时的后果。
特别是第二点,最要命,最核心的一点。
同时,我们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
如果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具备第二个特点,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天然要走向失败的!
这就是中国古代政治轮回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中华最近五百年落后的根源!
这也是中国现实和未来重大挫折的根本伏笔!
如果,我们不能学会:
对弱者的尊重!
对生命的尊重!
对因果的尊重!
如果,我们建立不起这样的确保尊重的机制的话!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