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姑姑想你!(后续)
(2013-09-13 09:53:47)
我曾在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静静,姑姑想你!”,写的是我家准备收养的一个孤儿。后来机缘不巧,这个孩子最终还是没有领养成功。若干年后的今天,无意又获悉了这个孩子的境况,心里颇不宁静。孩子,姑姑一直都在想你,从没有忘记过你。
晚上和一位部队的朋友聊天,聊到他们部队最近资助的一位女孩。他所说的学校是部队附近的红光村,女孩是这个学校六年级的学生,父母双亡,她一直和大姨住在一起。这便让我想起了你,静静。你也是那个村的,也是父母双亡,也是和大姨住在一起的。详细一打听,真的是你,静静。可怜的孩子,你不是已经被人收养了吗?怎么又回到你大姨家呢?再说你应该也和晨晨一样读初一啊。。太多的疑问,我只能理解为你这孩子实在是太机灵太懂事了。 那一年,如果你稍稍愚笨些,也许你的命运从此就改变了。最起码,你也会和晨晨一样接受比较好的教育,生活也比较安逸。肯定不会在学校被当作救助的对象。你那样执拗的记着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拒绝其他人代替他们爱你。而事实上,你对于父亲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因为他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出车祸去世了。对于你妈妈,你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情感,你很小很小就被外人借到外地充当他们的孩子骗政府的某些检查。即使五六岁回到安庆,你也一直没有留在母亲身边,而是一直被大姨照顾着。你的母亲那时已经病入膏荒,生命在最后的垂死挣扎。我亲眼目睹了你和你妈妈之间的那份漠然。这样的家庭,不知道你留恋什么,为什么不能坦然的接受命运对你的再次安排呢?若果,你能明白这一点,你一定会懂事的,一定不会糊涂的从车子上跳下来。那样爷爷也不会说“今天跳车子,以后说不定跳楼呢!”,姑姑也不会吓得连晚还把你送回你大姨家的。 静静,你这孩子为什么这么倔强?那一年九月,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后,听你小姨说你被余湾一农户收养了。当时,我心里真的替你难过。城市那么好的条件你无缘享受,偏偏还是成了农人的养女。你这孩子福气好浅啊!可是,为什么你又回到红光村,回到你大姨家呢?是不是你太聪明太机灵,时时记着那个没有父亲和母亲的家?是不是那对余湾的养父母也无法忍受你的执拗,也和姑姑一样把你送回了原籍?是不是这样?姑姑真的很想知道。 静静,听部队那位叔叔说起你,说你个子长得和晨晨差不多高,不像我描述的那么瘦了。只是你还是和小时候一样黑。听说你的学习成绩很优秀,由衷的为你高兴。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相信你一定会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 孩子,姑姑很想去看看你。但是又怕给你不太成熟的心灵再次带来伤害。毕竟,姑姑曾经给你一个美好的希望,又亲手从高出狠狠的砸碎了它。只想在离你不远的地方默默的祝福你。 静静,姑姑想你 ! 附原文如下: 静静,姑姑想你!现在过的好吗?是不是偶尔会想起姑姑,想起奶奶,想起晨晨?或者,你忘记了。也许,忘记了我们你会快乐点。姑姑对不起你,姑姑一直在谴责自己。 两年了,你应该长的跟晨晨一样高了,原本你们就一样大,同一年的,你比晨晨大半岁,也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习好吗? 时间真快,一晃两年过去了。姑姑有无数次的冲动想到你的学校去看看你。可每次,总是无法面对你,就作罢了。静静,姑姑知道,你一定还记得姑姑,你是那么一个懂事的孩子,懂事得让姑姑和奶奶想起来就心酸。 两年前,也是这个季节,天已经很热了。无意间,我和奶奶听说了你们家的事情,立刻和我哥哥嫂嫂商量想帮助你们,同时也是帮助我们自己,领养你们姊妹三人中的一个。当时就想着领养你,想着你和晨晨一样大,刚好有个伴。 你真是苦命的孩子!刚出生不久,不到一岁,爸爸就被车祸压死了,此时姐姐才5岁,而妈妈肚子里又有了你爸爸妈妈梦寐已久的弟弟。弟弟更可怜了,连爸爸的面都没见过。你妈妈真坚强,就是这样,也没提出把你们送给别的人家养,硬是独自一人支撑着家。然而噩运却没有停止,不幸再次将临到你们三个孩子身上。在你两岁的时候,妈妈得了胃癌,而此时压死你爸爸的肇事车主还没有找到。值得安慰的是善良的亲人和好心的乡亲在此时给你们伸出了援手,姐姐由你们的奶奶带着,你则跟着大姨过,弟弟太小,妈妈实在舍不得,拖着病体,在外公的照顾下艰难的活着。乡亲们的帮助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家的遭遇,经过他们的一声声叹息,犹如魔咒一样,终于使肇事司机投案自首了,获得的赔偿全给妈妈治病了。癌症毕竟是癌症,人类还无法战胜它。经过三年,你妈妈最终要离开人世了。她似乎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于是让大家帮你们找新的爸爸妈妈,找一个真正的家。于是姑姑来了,于是就有了让姑姑内疚一辈子内疚往事。 第一次去你家,你妈妈家,那情形让姑姑一辈子都也无法从记忆里磨灭。 这是家吗?在一个乡村公路旁的小店面里,没有任何商品,门外放着一个破旧的货架,上面晾晒着鞋子。一口黑漆漆的棺材摆放在屋子中央的两张桌子上。太恐怖了!你妈妈难道死了?这时,你小姨出来迎接了我。告诉我,她姐姐不行了,就这几天了,断不了气,看着她痛苦,真难受!一个小男孩,看到我来了,就一直粘着我,他以为我是来领养他的,他是你弟弟,你们都知道自己要被人领养,也都盼着被人领走。只有你姐姐露出一脸的与之年龄不相符的悲戚和漠然,她毕竟十多岁了,知道你们一家将面临生死离别。你小姨把我带到了你大姨家,你正在吃早饭,那么大的一个碗端在手里显得那么别扭。看见我们进来,你立刻就跑进里屋把脸洗干净了,还穿上了一双拖鞋,原本你是赤脚的。然后你就一直坐在我的身旁,你知道我是接你走的城里人。 你比起姐姐弟弟来,要黑的多,更瘦些 ,还有更机灵。后来你小姨说,你一直在外地租给人家做孩子,一年还给家里挣几千元钱呢。这是怎么回事,我没仔细问。经过一番交谈,你知道我是你将来的姑姑,姑姑家还有一个和你同龄的小妹妹晨晨。本打算当时就带你回城,看到你妈妈的情形,想到孤儿办领养手续容易些,就想等你妈妈去世了再来吧。 回家后没几天,我打电话给你小姨,小姨说你妈妈又好了些。于是我也没等你妈妈去世就又去了你家。这回从大姨家出来,你一点也没有伤心,没有留念,还显得很兴奋,还告诉我担心我不来,真是年幼无知!我领着你去了你妈妈家。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你妈妈,天,真是造物弄人,红颜薄命!好美的一个女人,一双眼睛尽管没了生的光泽,但是,她只那么空空的望着我,立刻,我就记住了,记住了这双绝望的无言的美丽的大眼睛。她真的很美,美得让人心疼。她和我说着孩子的生日,说着自己的往事,似乎在说别人的事。好像这一切都与她无关,没有一丝留念,一丝不舍。临走的时候,我给了她400元钱,她木然的收下了,没有一丝的感情。我也很难受,似乎给的是买孩子的钱。我还以施舍的方式在她生命的最后,伤害了她的尊严。当我说:“静静,抱抱妈妈吧!".这是怎样的母女啊?什么也没有,只是那么轻轻的碰了一下。 就这样,静静,你到了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也许一开始我就做错了,让孩子误以为领养她的是我。以致于她无法和真正的领养人亲近。也许,静静,我们只有这么多的缘分。 接你来家,刚好我哥哥出差了,嫂嫂又是一个沉默的人。多年的没有生育,使她愈发的多疑和谨慎,加上紧张,不知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孩子,不知道如何当母亲,所以,总是姑姑出现在你面前。当“新妈妈”出现在你面前,你也没准备好,总是躲在我的身后,躲在奶奶身后。就这样我们姑息了你的任性,让你在奶奶家先住下,还让晨晨每天也在奶奶家陪你。 三天,仅仅三天,你和晨晨就非常友好,你很懂事,总让着妹妹,晨晨别提多开心了,终于有了一个姐姐,可以和她一起吃住在奶奶家的姐姐。第四天我哥哥回来了,奇怪的是你竟然那么喜欢这个“新爸爸”,一开始就“爸爸,爸爸”的叫,而“妈妈”两个字却让你是那么难叫出口。爷爷奶奶,姑姑,妹妹,还有爸爸,你叫得那么自然,唯独妈妈,你叫不出口。也真的难为你了孩子,妈妈,亲妈妈毕竟还好好的活着,尽管,你的姨妈一再嘱咐你要喊新妈妈。可是,孩子,就是大人也很难做到。姑姑知道你很难,可“新妈妈”难受啊,你真是傻孩子,还让“新爸爸”花钱给妈妈治病,你妈妈就不会死了,你们一家就可以生活在一起了。多天真,多善良,又是多幼稚啊!而且,你是那么本能的抵抗着“新妈妈”,一次一次,不愿到新家,赖在奶奶家不走,哭着,那么委屈的哭着,绝望的哭着。姑姑和奶奶总是搂着你陪着你哭,可每次送你到新家,都费很大的力气。 终于,在第六天你彻底的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这一改变,也彻底击垮了姑姑。“新爸爸”照例来奶奶家接你,又是一番的挣扎和一番的哄劝,你上了电动车。没想到,一会儿,我哥哥又送你回了奶奶家,说你从车上跳了下来。你这个孩子胆子太大了,爷爷吓坏了:“赶紧送回去,今天跳车,以后要是跳楼可怎么办?”。姑姑真的吓坏了,这个责任谁敢担?于是连晚,姑姑给你收拾衣服,把这几天,奶奶给你买的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姑姑给你买的故事书,画画板画纸,还有“爸爸”给你买的许多好吃的通通带上,找了个出租车像送“瘟神”一样把你送回了大姨家。在车上,姑姑让你不要乱跑,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特别是别在大姨家门口的池塘玩。天真的你竟告诉我,你都掉下去三次了。 可怜的孩子!到了大姨家,你天真的问我什么时候来接你?我只好骗你,过几天姑姑就来接你。这一骗就是三个月。 本以为,把你送走是件很容易的事。可想不到怎么也放不下,孩子,你不知道,奶奶有多伤心!姑姑有多自责!9月到了,你上了一年级。9月中旬,星期天,晨晨说特别想你。于是我和奶奶带着晨晨去看你。三个月,仅仅三个月,你不认识我们了,是那样的冷漠,一言不发。我们给你买了新书包,买了新秋衣,还买了你爱吃的饼干,你无动于衷!显示出的寂静是那么让人不寒而栗!静静,你才七岁呀,姑姑给了你一个希望,却又亲手把你的希望从高处重重的摔下!对不起,姑姑一直都内疚,孩子,又一次让你品尝了人间的辛酸。更为难受的是听了你妈妈的事,就在前一天,你妈妈实在是受不了折磨,用刀割了脉,血都流光了,就是断不了气,可怜的人,死都是那么痛苦。真不知上辈子遭了什么孽? 后来的事静静的小姨轻描淡写的告诉了我:就在我去后的第二天,最小的男孩被一对远村的中年夫妻收养了,他们的妈妈在第四天去世,第五天是中秋节,静静在她妈妈去世的第三天也被一对更偏远的农村夫妇收养了。 |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