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如斯
(2012-11-15 19:10:11)分类: 小人物。小生活 |
吃完晚饭,打开手机听着音乐看着八卦新闻,淅沥沥的小雨没有让我感到丝毫的惆怅。只是生意有点冷清,不过我已经习惯了。
朱奶奶迈着欢快的脚步笑吟吟的进来了,每次看到她她总是很开心的笑着。她是来买香烟的,每个月她都把家里两个男人一个月要抽的烟买好放在家里,老公抽的烟比儿子的要便宜些。一个月算起来也要四五百元呢。
朱奶奶住在我对面的小区,小区附近也有两家大超市,可是她还是习惯过马路上我店里买东西。我们的缘分是从麻将室开始的。她是个牌品非常好的老太太,今年六十多岁,看起来也不过刚刚满花甲之年。和她一起同桌打麻将从没见因为牌不好不顺而急躁的发脾气,她总是笑呵呵的且很认真的对待每一张牌。有时牌友们总是笑着催她“朱奶奶耶,您老人快点哦。。”,她呢,总是不急不慢慢的说“好了,好了,别急别急。。”结果呢,想了半天才抽出一张牌,出手了又后悔,笑着说“都是你们催,又打错了。”。
真的很少见她输了钱很生气或者不搭理人,她很平和。朱奶奶一家五口住在一个复式楼,面积大约有160平米。她和朱爷爷都已经退休多年了,儿子在一个企业上班,儿媳从嫁过来就开始下岗,一直在超市打工。唯一的孙女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中学都是两个老人接送。朱奶奶曾经笑着说孙女仅仅是在她妈妈肚子里揣了十个月,从娘胎出来后就是爷爷奶奶照顾的。当然,她说这个笑话的时候一点也没有怪儿媳妇的意思,她总是说儿媳妇自己还是小孩子哪会照顾孩子啊。
说起这个儿媳妇,街坊邻里都说她聪明,会哄婆婆。其实我不觉得,若果靠哄,总有厌倦的时候,不可能从恋爱结婚到现在一起快二十年了期间不红脸不争吵的。她和朱奶奶的儿子是同学,两人感情基础非常好,从中学就开始恋爱了,彼此都是彼此的初恋。听朱奶奶说儿媳的父母不是本地人,都是七十年代初来安庆工作的大学生,母亲是上海人,父亲是河南人,她从小是上海的外婆带大的,也是很娇生惯养的,啥也不会干。所以,从一开始进了朱家的门,朱奶奶就拿她当女儿一样也宠着她。朱奶奶是个很开明的人,当年她完全还可以继续生第二个第三个孩子,在儿子出生后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是,两口子很会享受生活,只要了一个孩子。
儿子结婚后,本来有一套房子给他们单独住的,可是儿媳不愿意,要和婆婆住在一起。所以,朱奶奶常常笑着说,没办法啊,赶都赶不走他们。其实,我们外人还是听出来朱奶奶心里的那一份矫情,甜蜜着,幸福着。
那一天朱奶奶来买香烟,看她手里拎着新鲜的鲫鱼,我笑着说,这野生的鲫鱼好贵哦!您老真舍得啊。朱奶奶听了笑着回答我“没法子哦,儿媳妇喜欢吃清蒸鲫鱼”。我羡慕的说“你媳妇命真好!”.老太太一高兴接着和我说起了发生在他们家的一件乐事。
一个周末,儿子和几个朋友钓鱼回来,各种鱼都有,有青鱼鲤鱼鲫鱼还有鲶鱼。儿媳见了鱼桶里活蹦乱跳的鱼,开心的对着朱奶奶说“妈妈,清蒸鲫鱼吃吧!”朱奶奶马上答应了,并且让她把鱼拿到厨房里来。她在鱼桶里找了半天,跑进厨房里问朱奶奶,鲫鱼是不是那个长胡子的鱼啊?逗得朱奶奶哈哈大笑。在一边帮忙拣菜的朱爷爷笑着说了,那是一条公鱼吧?不然怎么会长胡子呢?一家人笑成了一团,儿媳妇也跟着笑了。朱奶奶最后用手指点着儿媳的额头笑着说:“你怎么搞哦,我和你爸爸要是以后死了,你们连饭都胡不到嘴”。当然,清蒸鲫鱼还是做给了儿媳妇吃。
刚刚朱奶奶除了买几条烟,还买了些花生瓜子,说儿子儿媳在家里和老爷子打扑克玩,买点吃的打发时间。我忍不住在心里盘问,她家儿子儿媳不玩电脑不玩手机吗?还有兴趣陪老人家玩牌?
难怪朱奶奶总是一脸的幸福,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幸福,上慈下孝。
幸福,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