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位在安庆文坛赫赫有名的几位博友。
余世磊:安庆太湖人,在太湖县文化局工作。他的作品散见海内外报刊,出版过散文集《家住山中》,《住惯了的村子》,编写过人物传记《赵朴初》。打开他的博客,一种久违的乡情便袭上心头。余老师的文风朴实无华,总是于闹中取静,让喧嚣的心灵得以片刻的安详宁静。他亲近自然,能听懂动物的语言,能感知地气的蠕动。他是一个慧心的人,佛文化在他的眼里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更多的还是体现了人性,体现了人之初的本性。看他的博客,总叫人不自觉的忘记恩怨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眼泪,就那么让心静静的去融入去悲悯。他的文字值得一读,他的为人值得尊敬。
刘鹏程:安庆宿松人,在《散文》,《诗刊》,《散文诗》等近百家文学期刊计报纸副刊发表文学作品。也许是他曾经做个音乐老师,所以在他的散文和诗歌里总能感觉到音符的跳跃,他的文字灵动有韵律。很喜欢他的《湖边的童年》系列散文,故乡辽阔的土地、澄明的湖水和高远的天空是他创作时永远的大背景,浮在草上的村庄是他对童年的痴情吟唱,大雁也开启了他关于蓝天和辽阔的想象。白鹭,这种洁白而瘦弱的水鸟,就让他的童年懂得了忧伤。在他的博客里我们也感知了生命的无情,生离死别的无奈也常常叫我潸然泪下。祝福刘老师,祝福天下所有的人!
庙门口的人:顾老师是我认识不久的一位“伙计”。一个偶然的机会走进他的博客,便立即停不下脚步了。他的博文以介绍安庆的地方方言及安庆人的传统的生活习性为主,每每读来就像是回忆童年似地,因为城市的大融合令许多方言许多习俗都淡忘了。在他的不断诱导下,记忆的阀门便慢慢的打开了。原来,小的时候我们是那样的讲话,过年过节还有那么些讲究。也许是某些地方像极了某些人,顾老师有点词不达意的呼我为“伙计”,伙计就伙计吧!我喜欢这样的亲切称呼。顾老师是个很严谨的人,他一直认为方言的研究是一项学术研究,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他几乎每篇文章关于自己的说法都有出处和论证。有时候我也会用非专业的方式和他领教,结果便被老师严厉的指出了做学问是不能马虎的。在他的博文《古城风情——安庆方言拾趣二题》我留言道:““嬲”是不是有时也做“撩”字解释呢?月色撩人,有些女孩子就喜欢撩。”顾老师马上就给我回复:“不行,你查一下古汉语词典就知道了,有明确注解,改不得。方言一部分是古音保留,用法是规范的,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朋友们,有这样的博友老师,我以后能不认真吗?认真的写博客,踏实的做人。谢谢,顾老师!
(未完,持续更新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