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忆 中
的
夏 天
(作者:素面朝天)
记忆中的夏天是妈妈手中摇动的蒲扇,是那首一辈子也不能忘掉的童谣。“扇子有清风,时时在手中,你要问我借,待到八月中”。
记忆中的夏天没有空调,家家户户都用的是扇子。那时的扇子真多啊!有折扇,绢扇,蒲扇,羽毛扇。蒲扇是植物的叶子做的,为了不让它松弛损坏,细心的母亲都用布条子在扇子的边沿认真的绞起来,这一把的扇子几乎能用好多年。扇子的功能可多了!除了扇扇风纳纳凉,还可以用来驱赶蚊虫苍蝇,更为奇妙的是它常常被母亲用来阔不听话孩子的脑门子(阔是敲打的意思,我们这读阔),一点不痛,倒也让母亲尽显了其威严。最后啊,扇子支离破碎的时候就用来煽炉子用。那时的人们很节约!
记忆中的夏天是一早去排队买水豆腐,早餐总是那喝不厌吃不烦的水豆腐汤泡上两根金黄金黄的脆油条。吃过了早餐,又去帮妈妈排队买番茄。买回的番茄多半不是用来做菜的,而是我们一天的零食。
记忆中的夏天饮料很简单,却很丰富,一杯自己用桔晶精冲的橘子水足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了。家家都有大茶壶泡的凉茶,是用茶叶末泡的,没有现在茶叶的清幽淡雅,茶色也总是散发着历史厚度的红色。可是喝起来特别的解暑,一杯下去,仿佛浑身的燥热顷刻就殆尽了。最开心的莫过于一家人喝着从早上就开始放在井水里冰镇的绿豆汤,好像井水就是个天然的冰箱,有时吃不完的剩饭剩菜也是用瓷缸装好放在挑来的井水里。
记忆中的夏天是黄昏时分抢占的屋外地旁,是地盘上挨家挨户连着的竹凉床。晚饭照例是在屋外吃的,永远是辣椒炒毛豆还有米虾炖豆腐,小菜秧总是用来做汤的。吃完饭,洗过澡,一身的清爽便开始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记忆中的夏天孩子们或围在一起缠着奶奶讲老掉牙的陈促寿(促读cou)的故事,一边听着一边不断的想着以后自己也学学促寿鬼的调皮;或干脆就到路灯下抓虫子给刘老二家的八哥吃,那只八哥不知得了我们多少好处,就是不开口叫我们,只知道说:“我是八哥”,嘻嘻,谁不知道啊!教了几年也教不会说第二句话,真笨!玩累了的孩子们早早的躺在凉床上了,望着漫天的星星,怎么数也数不清。所幸,就迷迷糊糊的睡熟了。只有那些心思慎密的孩子还在为牛女二星祈祷着,祈求王母娘娘开恩让天空永远有一座不消失的银河。
记忆中的夏天是暴雨过后琉璃瓦上流淌着的涓涓细流,是那把散发着桐油的老黄布伞。那时的雨也是这般的酣畅淋漓,也是这般的肆无忌惮。只是暴雨冲击的路面,非常的干净,光着脚丫徜徉在水里,好希望鱼儿能绕着白皙的脚踝和我做游戏。母亲总是担心我们的安全,只好被关在屋里的阁楼上。望着暴雨撒落在透明的琉璃瓦上溅起的水花,听着暴雨敲打在透明琉璃瓦上的古老琴音,这个雨季原来是这么美丽!雨过天晴,一道彩虹出现在碧净的天空,白云优雅的为她舞蹈着,孩子们开心的在水里打着水战,没有车辆,没有陷阱。多美的夏天啊!
记忆中的夏天是赤脚的外公刚从湖里采的沾着着露珠的莲蓬,是泥腿子舅舅送来的刚刚收割的新米。。。。。。
记忆中的夏天是哥哥们去江边游泳,是姐姐们在院子的石榴树下冒着炎热糊火柴盒挣嫁妆。。。。。
记忆中的夏天是从公家的图书馆借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至今还在家里的那本“张恨水选集”。。。。。。
记忆中的夏天是父亲如雷的鼾声起起伏伏,是母亲江堤上洗好衣服回家时的疲惫。。。。。。
记忆中的夏天是搓衣板,是棒槌,是竹篮,是木桶。。。。。。
记忆中的夏天是小鹿纯子是大岛幸子,是霍元甲是陈真。。。。。。
记忆中的夏天是三分钱一只的豆沙棒冰,是五分钱一碗的酸梅汤。。。。。
记忆中的夏天好美,好难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