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
男
孩
那
个 家(下)
(作者:素面朝天)
“小伙子,阿姨可以问问你是怎么回事吗?你刚才电话所说的话,我有点害怕。无论怎样,你也不能说出那样的话,以自己的性命来威胁对方啊。”我总是好管闲事。
“阿姨,你不知道。”男孩的语气很无奈,似乎有点欲哭的感觉,只是强忍着。几次他都哽咽着低下头调整自己的情绪。
“可以和阿姨说说吗?是你爸爸妈妈间出了状况吗?”我小心的询问着,生怕伤到这孩子的痛处。
“是的,我爸爸妈妈从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吵,一直吵。而且每次一吵架我妈妈就把我姨我舅他们叫来要打我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啊?
男孩看着我疑惑的眼神继续说道:“我记得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爸爸妈妈又吵架了。我许多字还不会写,就用拼音代替,给我妈妈写了封信,满满的一张纸。结果我妈妈看都没看,就撕了。后来我爸爸一张一张捡起来,把它们粘在一张纸上,到现在还保留着。”这是个怎样深刻的童年记忆啊!
“原来我们家住在江南,和外婆家,姨家,舅家,都在一个村子里。只要我爸爸妈妈一吵架,舅舅姨妈就全都赶过来助阵。一次,在拉扯中,我小姨还把我爹爹(指爷爷)的头给碰破了,吓得我爸爸连夜送到安庆才把爹爹的命给保住了。后来,为了避开我舅舅姨妈他们我们家就从江南搬到了安庆住。还是不行,只要一吵架,妈妈一打电话,他们就统统来了。。。。。”
“为什么他们不离婚呢?既然都这样了,还不如离婚的好啊。”我很诧异这样的夫妻。
“离不掉啊!一次,他们都到了民政局门口了,我妈妈还反悔了。”
“他们到底为什么吵呢?”我决定探个究竟。
“什么也不为,就是无缘无故的吵。”
“那小剑又是怎么回事啊?干嘛要他磕头认罪呢?”
“他是我大舅的孩子,大学都毕业了。今年过年初五的时候,从江南来安庆,让我们陪他买电脑。我爸爸找了个朋友帮他买了台笔记本,还便宜了几百元。因为是过年,就留他在我们家玩几天。没想到,晚上我爸爸妈妈又吵起来了,妈妈吵着就要出门,我气急了,就一把把妈妈的包夺了下来,并且把妈妈一下推倒在床上。刚好小剑看见了,就指着我爸爸的鼻子,叫我爸爸闭嘴。又用手掐着我脖子还扬言要剁死我们父子。我看他有多大能耐剁死我们。。。。。。”
我听完他的叙述,于是就给他提出了些建议。
“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他们不是感情完全破裂,只要你爸爸不在外面找女人,你妈妈在外面没有相好的的,你是不是不希望他们离婚啊?”这样的话题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残忍。我还是这样的说了,毕竟他真的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哪有人希望自己爸爸妈妈离婚啊?如果同学来了,老是见不到你妈妈,问你,你妈妈呢?我说离婚了,那多难受啊。!”这孩子显然听进了我的分析。
“那你就不妨试试这么做。当他们吵架了,你舅舅姨妈来了又动手了的时候,你就报警。警察来了几次,相信他们就不好意思老是这样出丑了,毕竟都是要面子的人,会有所顾忌的。还有,你可以尝试和你妈妈的其他亲人或者朋友联系,让他们劝劝你妈。这样夫妻一吵架就叫娘家人来的做法的确是不妥当的。你还可以找妇联或者居委会,请他们出面调解你们家的矛盾。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糊涂的,你那个安平姐不是很懂事,还来电话劝你吗?说明你妈妈娘家人也是很关心你的啊?也许彼此的矛盾太深了,没有及时沟通。”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你的角色。你应该用亲情呼唤妈妈回家,你应该和妈妈多交流。没有那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我看着孩子不住的点头,心里既感到悲哀又感到些许的安慰,多懂事的孩子,真难为他了。
“我的电话妈妈总是不接,后来为了躲我爸爸,干脆号码都换了。我刚刚知道她的新号码。刚才打电话给我妈妈,她又挂了。”孩子显得很无辜,他接着又说:“我妈妈就是这样,好的时候到处跟人家说我儿子孝顺呢。去年感恩节我用零花钱给妈妈买了束花,她高兴得到处和人说。可是说变就变,现在又拿我当仇人似地。”
看来这个母亲真有点问题!
“你妈妈不接你电话,你可以发信息啊。不断的发,告诉妈妈你想她,告诉妈妈你和爸爸爱她。用爱,用亲情感染你妈妈,呼唤你妈妈,相信她一定会回来的。”我这样的说,似乎有点书面语言,可我的确是这样和他说的。这样或者更有感染力的。
“谢谢阿姨!”男孩懂事的和我道谢后,就走了。
相信他一定能唤回妈妈的,相信他们家一定会幸福的。但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