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的七个阶段
(2010-10-23 17:18:29)
标签:
杂谈 |
骄傲——拿到通知书的刹那,觉得祖坟都冒青烟;
有意思——刚进实验室,面对仪器设备,觉得很新鲜;
没意思——搞科研也就是这么回事,和以前想的不一样;
不想上了——身边的朋友忙着升官发财,自己却还在耗着;
想自杀——家庭、事业、爱情样样不得志,房子、车子、票子要啥没啥,还整天被实验和文章折磨;
无所谓——痛苦到极致反而不知道该去痛苦了,随便吧;
毕业了——戴上博士帽的那一刻,突然连为什么要读博都忘了。”
。。。。。。。
网上看的一段文字,我明显处于“不想上了”这个阶段。
今儿站得脚都快断了,让我们这些从小到大拿笔杆子的突然拿起铁锹扬沙子,好累好辛苦,不过也学到了好多东西。
做了工业试验,再回头看看实验室试验和中间试验,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们以前干活儿那还叫累?!
未来回去,那小KS的实验室试验和小KS的论文还不得哗哗的?!
人都说痛苦之中裂变,成长。我看也就不过如此了。
自己的思维慢慢得出现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来了事儿,我第一反应就是“why”和“how”.
why,就是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how,就是我怎么样做,才能达成目的。
其实,只会“why”和“how”思维是远远不够博士思维水准的,这个层次只是硕士级别的。
博士级别的思维方式应该是how后面的延伸,就是how_why。
翻译过来就是你为什么这样做,条条大路通罗马,非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