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资上涨”,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期许

(2016-05-08 20:29:04)
分类: My时评&学术

央视报道称,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全世界都要涨工资,而且实际涨幅将是3年来的最高。其中,中国员工的工资将平均增长8%,增幅位列全球第一。这个“好消息”,让人心情激动。不过,真正相信的网民寥寥无几。一名经济学家对记者说,说全世界都要涨工资是一个大玩笑,各经济体的经济状况差异很大,而不同单位、公司或雇主都给员工涨工资,显然不现实。(1月12日《环球时报》)

看似是一剂“强心针”,却终究当不得真。“全球都要涨工资”的豪言壮语,在凄风冷雨的经济大势之下,似乎更像是某种一厢情愿的念想。当然,我们丝毫不应怀疑,此一说法自有其正经出处。随着经济理论模型的多元化、经济研究实践的个性化,各种各样的成果、判断和预言,都有可能产生。面对眼花缭乱的“研究结论”,置身于微观经济场域内的普通民众,想必会有自己的取舍和偏好吧。

在严肃经济学家看来,所谓“全球都要涨工资”之说,本身就不够严谨。该提法,以绝对化的论断,忽略了不同经济体、行业、劳动人群间的差异性。因其缺乏明确的指向与实证支撑,故而注定了极不可信……事实上,预测未来薪酬走向,乃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综合性的经济学议题。它既涉及到对具体市场特定阶段的前景研判,也涉及到对某些“基础要素”的分析。比如说,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以及针对职工权益的法律设定等等。

那么,未来的一年,有无“涨工资”的可能?从宏观走势来看,“居民收入持续上涨”想必会继续延续。然而,“收入上涨”是否会表现为“工资上涨”,则是另一回事情了。要知道,在工资性收入之外,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也渐成居民收入的重要构成!此外,还应意识到,即便统计层面显示“整体工资上涨”,也绝不意味着所有行业、所有职员都可以“利益均沾”。

实际来看,工资上涨与否,其实更多只是个人事宜,主要凭的是个体努力和个体际遇。笼而统之谈论这一话题,乃至展望“全社会都将涨工资”,原本并无多少意义。但是,其之所以成为红极一时的话题,还是自有其逻辑:因为,无论是为了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还是优化劳资环境实现分配公平,实际上都有理由以合适的方式,来推动工资水准稳步上涨。

要严谨地探讨“工资上涨”的话题,至少还应该考虑到货币价值、生活成本的变动等等。而从舆论反馈来看,大家显然未曾想那么多。对“工资上涨”的热议,与其说是对未知之事的想象,倒不如说是对应然之事的期许。尽管不必对之当真,却也不必心灰意冷——工资多少,既不取决于那些没谱的预言,也不决定生活的品质。既然如何,又何必纠结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