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马桶盖的出身,并非有价值的追问
(2015-04-23 19:55:26)
标签:
军事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春节期间,有多达45万中国游客赴日消费,购物消费近60亿人民币。电饭煲等传统热门商品依然畅销,温水洗净马桶盖成为今年的一大购物热门。春节前夕,家住杭州的王先生赴日本旅行,在大阪的电器商场,王先生惊奇地发现,马桶盖的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产地竟是杭州下沙。一只杭州生产的马桶盖,漂洋过海出口日本,最后中国游客们又费力地运回国。有网友吐槽道:“这是一只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3月1日《北京青年报》)
围绕着智能马桶盖,种种舆论起底与民间争论,正不可逆转地发酵着。最新消息显示,被视作日货“新神器”的马桶盖,产地竟是杭州下沙,这俨然让好多人惊诧不已。马桶盖被运出去,然后又被抢回来,像极了一场荒诞的搬运游戏。对此,有人吐槽连连,有人扼腕叹息,实则都是可以理解的姿态。只是问题在于,在互联而又分工的全球市场之内,“原始产地”到底身处何方,是否仍然是一个有象征性和决定意义的要素?
据报道,最近红极一时的马桶盖,实际产自“松下电化住宅设备机器(杭州)有限公司”。由此,我们必须承认该公司确在杭州;可我们同样应意识到,其持有者乃是日本企业,其立厂定位乃是来料加工、组装生产。这事实上意味着,所谓智能马桶盖,虽然是“中国制造”,但依然是不折不扣的日货。日企将中国工厂的产品运回本国销售,可谓合情合理。中国游客境外消费对其趋之若鹜近乎疯狂,才是值得解剖的诡异现象。
在现代产经格局中,商品制造环节的选址,更多还是考虑人力成本、资源价格等等上游因素,而不必然追求在地化的就近销售。就此而言,“一只马桶盖的日本自由行”,着实不足为奇……事实上,智能马桶盖几年前就已引入中国市场,只是一贯销量平平。却不曾想,赴日中国游客在日本商场里,反倒为之大肆抢购。此一现象看似是“商品回流”,本质上还是一种精致生活方式的传播与仿效。智能马桶盖,置于外国语境的情景展示中,方才具备了更令观者认同的魅力。
一种新兴产品,越是被广泛使用,便越是能强化自身的吸引力。中国游客对身边商场熟视无睹,却不远万里赴日抢购马桶盖,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旅游业,早已在兜售一种“购物游”、“科技游”的概念,轮番劝说下游客极易被其说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日本商品用于日本社会后,其所营造的优质生活图景,激发了游客强烈的效仿、跟进欲望——凡此种种,都不是现阶段的中国市场,所天然具备的。
时至今日,智能马桶盖之争,已经越发走向两种情绪极端。境外消费的盲目盲从,不仅引发了关于消费力外流的担忧,更触动了国人敏感且脆弱的自尊心、自豪感。各种因素交织一处,终于让一个马桶盖,成了必须被刨根问底的对象。只是又有谁能说清,这种激昂的追问之后,我们到底想要哪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