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箔入酒,一个利益化的技术议题

(2015-04-01 21:17:26)
标签:

股票

分类: My时评&学术

记者近日注意到,国家卫计委官网刊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函件称,经审核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现已开始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该函件中显示,允许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仅为白酒,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0.02克。 至于为何在白酒中添加金箔以及添加金箔的好处,函件只字未提。对此,行业协会和专家的态度并不积极。(23日《京华时报》)

将金箔列为食品添加剂,无疑冲击了公众的常识想象。而且,无论行业专家,亦或民间“科普帝”,都从各个角度论证了此举的不甚靠谱。“金元素不是人体必需,不易被身体吸收”、“生产加工白酒,并无添加金箔的技术必要性”,这种种说辞,最为直观表达了大家的困惑和担忧……既然卫计委不曾阐明做出该决定的原由,这便不由得引发一系列的猜想。只是,如此不清不楚的对话语境,实在不该是所谓“意见征求”环节应有的样子。

在排除了其余可能之后,公众其实不难推测出,在白酒中添加金箔的唯一功用,只不过是“改善外观”而已。据说,确有很多人,对白酒里飘荡的絮状金箔着迷不已——这种土豪、艳俗的审美偏好,素来支撑着金箔酒消费的小众市场。或许,恰是看到了这部分人的购买力,方才有利益相关方申请将金箔列为添加剂,从而试图合法且大规模地,进入金箔酒市场分一杯羹?就此而言,“金箔添加剂”一事,很可能又是商业势力绑架国家标准的新例。

有观点认为,金箔既能改善“白酒外观”,同时也对人体无害,用以作为食品添加剂,有何不可?此一逻辑看似有理,实则忽略了两个方面的事实。一者,所谓“金箔优化白酒外观”一说,终究只是少数人的美学判断,其并不符合主流的审美趣味;再者说,添加剂名录的拟定,本是食品科学、食品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结果,但目前“金箔入酒”显然还不具备广泛而迫切的需求……倘若金箔果真被列为食品添加剂,极有可能会衍生种种负面效应。

随着金箔成为添加剂新品种,“金箔酒”也会相应合法化。在一定程度上,此举甚至意味着,食品添加剂评判标准的颠覆性变革:过去坚持科学和技术的立场,依据市场层面普遍的生产需求制定“添加剂名目”,并最大程度限制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如今,却无下限地迎合毫无价值的食品外观改造花样,向那种纯粹噱头式的少数派营销策略妥协,这无异于是在鼓励市场不断扩充添加剂的种类与使用范围。置之于现实背景下,添加剂审批的宽松化,可谓隐患重重。

必须厘清的是,扩容食品添加剂名单,并不仅是某项国标的调整那么简单。评价其是否合宜,还需放诸于真实的市场生态内去考量。不难想象,在食品安全执法孱弱的前提下,金箔入酒合法化,会有着怎样的后续。于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少地方已在鼓吹金箔酒强身健体的神效!请相信,之于我们的食品行业,前端的国家标准放松一寸,后端的制贩售环节就能巧立名目、借题发挥,赚尽每一分合法或非法的利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