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网事件,暴露新中产群体的局促心态
(2015-02-18 22:05:17)
标签:
房产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同住一小区,相煎何太急。在广州白云同德围的翠悦湾小区内,由于同一小区内有一片解困房,“富人区”物管及业主单方面修了一道铁丝网围墙,不让“贫民区”业主共享小区公共配套。近期又有住户集中投诉,而官方几次出手均未果……其中一方认为,如要拆墙双方应交同样管理费;而另一边则认为两边楼宇条件及属性不同,但公共配套应是大家共享。(12月24日《南方都市报》)
一面铁网,点燃了一场无休无止的口水战。在这背后,是围绕小区配套设施的你争我夺,是关于业主权责利的偏执算计。梳理清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孰是孰非似乎显而易见!而在官方口径中,该隔离网被认定为“违建”,实则也传递了同样的信息。然而问题在于,即便有了明确的定性,现实却未发生丝毫改变。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不下,终于让此事进入公众视野。
在媒体的报道中,所谓“富人区”、“贫民区”一类的措辞,一度让围观者莫名激愤。而与之相较,更准确和友好的表述其实是,“商品房居住区”和“经适房居住区”。所以客观来说,此事并非是富人穷人间的阶层冲突,而不过是不同属性住户之间的权利之争罢了!倘若仅仅关注其中隐约的贫富标签,便不足以充分理解,事态何以走到如今地步。
当地小区的隔离网之争,与其说是住户的自发矛盾,不若视之为地块使用规划失当使然。将商品房和解困房杂糅一处,共用相同的配套设施,但两者的房价、物管费却相差悬殊。如此这般,商品房业主内心,难免会滋生某种“受剥夺感”和“心理落差”。在这种心理的刺激之下,当事人做出诸如拉隔离网之内的过激举动,也便不足为奇了。
一般意义上,作为商品公寓购买者,中产或准中产群体中的很多人,往往心理敏感而脆弱。他们一方面谨小慎微,精于计算、生怕吃亏,不愿让别人占丝毫便宜;另一方面,仍未脱离逞勇斗狠的原始秉性,为了争取利益,甚至不惜放下顾忌、撒泼耍赖。私建“隔离网”一事,最能说明某些中高收入者,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狭隘心态。
财富积累达到中产状态,未必意味着,心智修养达到同样水准。在“隔离网”事件中,我们看不到所谓的“富人”身上,具备起码的规则认同与契约精神。他们仅仅出于忿忿不平,便堂而皇之地,祭出了市井无赖的手段,提出些毫无道理的诉求……而在一种成熟的中产文化中,中高收入群体,理应表现得更为包容,表现得更为体面和克制。
“私拉隔离铁网,私占公共设施”,围观这一荒诞桥段,我们所最要思考的问题,也许不在于“穷人如何不被富人倾轧”,而在于“中产群体距离中产文化如何不再遥远”?动辄将纠纷诉诸于野蛮,将不快转化为侵害,永远只是一副市侩的做派。一个文明的社会,终于应适应以文明的方式,宣泄愤懑、调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