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冷血加油站非但是个体之恶
(2013-06-20 21:45:50)| 分类: My时评&学术 |
5月24日下午,湖北巴湖北东县金果坪乡塘坊坪村发生一起意外:农民陈千均不慎从自家建房工地摔下,造成重伤。就在当地医院紧急抢救后准备将病人送往州中心医院进一步抢救时,当地唯一的一家加油站职工以已下班为由,拒绝为救护车加油。一个多小时的耽误后,救护车才出发。然而,当救护车驶上高速公路不久,病人便死亡。此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怒。(5月27日中新社)
之于陈千均的死,加油站的拒不作为,到底负有多大责任?很可能,这将是个无解之问。悲剧既成,再去追根溯源,注定困难重重。然而,在当地民众与一般网友看来,那几位不加油的加油工,俨然就是夺人性命的凶手……即便此类情绪化的判断有失公允,却的确是各方真实观感的流露。面对人命之重,那句“已下班,不加油”的回绝,显然太过轻佻以至残酷、冷血。
那几位激起愤怒的加油工,当然不是有意为恶。他们也许不知伤者病情危急,而只是遵循寻常作息模式行事。但客观上,正是他们的“不懂变通”,致使陈千均未能及时赶到“州医院”。说到底,我们到底该怎样理解,这份僵化与冷漠呢?须知,彼时彼地,陈千均之女不惜下跪乞求,竟仍不曾博得同情——试问,加油站内的诸人,有着怎样一颗坚硬的内心?
据悉,涉事加油站乃当地唯一。恰因其无所替代,它本应以更严谨的心态,承担起更多责任。只可惜现实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反倒滋养了该加油站的懈怠和倨傲。可以推测,一朝大错铸成,必先有长久的铺垫:一日日的漫不经心、麻木僵化,最终致使那几位加油工,纵使面对病危的重伤者,也丝毫不愿妥协半分!
由那所加油站内,发散而出的彻骨的冰冷,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在乡镇等二三线地带,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金果坪加油站,是一个8小时工作站点。但公司有规定,对消防、救护、警车全天候服务。”很显然,纸面的规则,未被一线员工真正恪守。此一现象,貌似是个体失范,其实有着普遍的逻辑:在垂直管理的企业体系中,那些远离中心、偏下级的单位,所受到的约束实则少之又少。久而久之,习惯“自己说了算”的小加油站,只会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工作。
在远离都市的乡镇层级,营商者少受“现代商业道德律”的规束,故而一旦连起码的、人之为人的“内心敬畏”也告失守,“作恶”的种子便早已埋下了。其实非但他们,在基层一级,“规则”的权威遭软化、消解,简直是司空见惯——此事中,救护车竟没按照规定,事先加满油随时待命,便是一例!当然,相较于“拒不加油”之恶,该医院的运作不规范,无疑是次一级的罪过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