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的力学与美学
(2011-09-09 11:57: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城市,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载体,迄今为止已然创造了数不清的奇迹。
从以货易货的市集,到零星聚居的小镇,乃至一跃成为包容万千的都会。历史行至当下,城市愈发释放出迷人闪光。超越人口膨胀、环境衰败等阶段性顽疾,当矫正发展路径、厘清城建伦理,交织力与美的文明城市,方才是宜商宜业宜居的福地。而这,恰是我们的追求,亦是本年度“C21四川城市发展峰会”的价值所在。
力学之美,贵在秩序、强劲和自信。具化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便捷的交通、深厚的工业积淀、持续发力的项目建设,乃至蕴含希望和理性的园区规划,无一不完美演绎着“力量的美感”。无论是气势恢弘的天府立交,还是无处不在的过街天桥;无论是后劲十足的传统产业,还是潜力无限的新兴工业;无论是“成渝经济区”的宏伟蓝图,还是“天府新区”的远大抱负……正在成都发生的一切,在四川21市(州)上演的激情,让此一西部最具活力的地域,加倍集聚丰盈活力。
C21奔跑向前,有序铺开的工业,实乃内在的高效动力。但,宏观层面的成功、持续优化的统计数据,并不是我们的唯一追求——只有当一个城市的进步,兑现为个体市民的真实福祉,“发展的力度”才可谓名至实归。也就是说,城市绝不仅是展现“力学”的秀场,更是传播“美学”的家园。C21所信奉的“都市美学”,超脱于环境的美化、市容的齐整、治安的稳定,而力求市民生活的高质、城市性格的升华。作为省会,成都“幸福感”一贯领跑全国;而在其它州市,兼具个性与温情的文化空气亦正形成:自贡,努力打造着“盐都、龙乡、灯城”的多彩标签;遂宁,继续承袭与光大着“观音文化之乡”的动人故事;泸州传播着鱼米之“香”、眉州渲染着东坡才情……21城,21种面庞,各种精彩、各美其美……
基于对自身特色的清晰认知,着力打造各有特色的城市品相,C21无不朝着“宜商宜业宜居”的耀眼未来迈进。且,得益于“两化互动”的路线设计,上述进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质量。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前者提供驱动、创造财富,后者惠及贫弱、分利于民。协调二者,一方面可以避免人口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房价暴涨等“城市病”;另一方面能够预防城区“空心化”、贫民窟涌现、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对平衡艺术的完美拿捏,对和谐理念的精准实践,无疑是C21长久前行的不二法门。
从2010到2011,“C21城市峰会”翻过旧页、迎来明天。改变的,是荏苒时光、街道容颜;不变的,是21个州市一致、一贯的追求——营造力学与美学的融合之城,培育宜商、宜业、宜居的和谐都市。翻跨山水,走过巷尾和街头,温暖的街区,栖居着幸福的人们。
前一篇:作为谈资的丑闻与点燃公愤的丑闻
后一篇:青绿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