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卖福彩的居委会像极阿Q
(2011-08-21 21:27: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南京一处居委会要求前来盖章办证的民众先买50元福利彩票。工作人员称自己没义务帮助盖章,但没章就领不到证。对此,南京市秦淮区福利彩票发行办公室解释,因为今年南京市的“福彩”销售任务较重,所以他们让社区也承担了一部分的销售任务。(8月21日《京华时报》)
居委会竟也做起了推销彩票的生意,且一副不由分说、强买强卖的架势。如若不从,章不给盖、证不让办,绝对后果很严重。就这样,那点小小的权限,被某些人当作设卡索财的工具;本是职责所在,却藉以谋私、借机刁难。当地居民自然无奈,平白无故多花了五十元姑且不说,遭居委会巧取豪夺本就忿忿不平。标榜着邻里互助、服务基层的平民机构,怎也会表现出贪婪、蛮横的一面呢?
义务之所在,本就无须付费、无须购买。很难想像,若职能者仅因履行了职责,就底气十足向公众收费,其后果会是怎样一幅景象?新闻中,该居委会工作人员信誓旦旦称,“自己没义务帮助盖章”——怎能不令人大跌眼镜?从中,不难看出一种可怕的认知错乱:将责任曲解为恩赐,甚至默认对方理当为之埋单。在此思维支配下,“强卖彩票”俨然也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现代社会的运作中,民众通过纳税购买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这便意味着,公职部门收取的任何直接性、附加性的费用,都有重复收费、盘剥民财的嫌疑。居委会,当然算不得严格意义的政府部门,却无疑是最基层、最一线的公共服务提供者。此类组织,本质上仍为国民税金所供养,又怎会有“没义务帮助盖章”一说呢?为居民提供便利,恰是居委会的价值所在,本末倒置、挟权自重未免滑稽。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居委会也是一类弱势的存在。以此次彩票事件为例,起因并非当地居委会见财起意、剑走偏锋。而是,“因为今年南京市福彩销售任务较重,所以秦淮区福彩发行办公室,让社区承担了一部分销售任务”。可以想象,在区一级的“办公室”面前,居委会博弈能力有多么孱弱。即便只是小小的“福彩”,也足可对底层管理者,形成不可抗拒的重压。商业性的销售目标,被层层扭曲为行政摊派,直至出现“不买彩票不盖章”的怪诞景象。
虽有“福利”二字作为前缀,但彩票买卖终究还是一种商业行为,动辄具化为指标任务层层下压注定不妥。考虑到各级行政主体强弱不均,居委会“强卖彩票”或许也是无奈之举。然而,将无奈演绎为倨傲,将“对上弱势”置换为“对民强势”,就很有些谄媚和阿Q的色彩了。即便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压力,也当守住权责与道德的底线。地位弱势,并非欺民争利的合适理由,被“福彩”羞辱得体无完肤的居委会,所作所为仅不过证明了自己的败德与怯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