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纠错成为一场精明买卖
(2010-11-18 17:37: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无锡市滨湖区由于靠近太湖风景区,这一风水宝地的房价在无锡众区域中升值最快,因此也成为各路开发商争抢的主要对象。位于滨湖区蠡园经济开发区里一个名叫西园里科技楼的别墅小区面临拆迁。而这些别墅是业主们十年前花了40万、高于周边2.5倍房价购买的,如今拆迁只值14万!12户别墅面临拆迁,被调换农民安置房。(11月18日《扬子晚报》)
国人生而不易,一套房子便足够纠结一生。贫者忘房兴叹,房奴终日惶惶。纵使有幸购得新居,紧绷的神经仍无法松弛。总有些决策者,喜欢没事盖房子玩,拆拆建建好不热闹;总有些掌权者,信奉强拆即真理,铲车轰鸣煞是威风。所以,千万别以为房子是你的,外力往往更能主宰其命运。若想安居,还得看开发商与管理者脸色。人家要折腾,小民全然只有陪玩的份。在无锡,12位业主深切感受着类似的无力。
谁是世上最精明的商人?答曰:掌握公权且无知无畏的行政者。于此,蠡园开发区管委会诠释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有点复杂,纠结到更像是一场骗局。据说,当年西园里街道囊中羞涩,故而打起了卖地敛财的主意。因集体土地不能销售变卖,就以引进科技人才的名义立项申请土地。不想“阴谋”得逞,“科技楼”顺利竣工,继而销售一空。无视法律、偷梁换柱,以超高售价赚得盆满钵满;手法高明、运作得力,不啻为最出色的逐利者。
从前的西园里街道,现在换了个“马甲”——被合并统称为“蠡园经济开发区”。称谓更加光鲜,“精明指数”亦水涨船高。基于升值前景理想,开发区开始盘算收回“科技楼”的土地。于是,“神来之笔”出现了:房屋拆迁补偿中,别墅被置换成农民安置房,今天的14万取代了十年前的40万。方案如此“幽默”,人家偏敢拿出。厚颜之外,仍一副底气十足的架势。他们坚信,土地是集体性质,那些户主理应只配农民的“价位”。同样一块土地,同样一种手法,竟能两次压榨同一群人。不服不行!
诚然,这块“神奇的土地”一直是集体性质。但是,谁该为当初的违法负责,却是值得考量的问题。还真不能怪购房者人傻钱多,谁曾想街道机关也干这“挖坑设套”的事呢?毋庸置疑,“违法卖地”中,卖方是过错方,且是唯一获利者。如今,将纠错代价全部转嫁到买方身上,显然有失偏颇。且谁都知道,此“纠错”不过是又一场生意的开始。无关捍卫法律、无关惩戒不法,只关乎“借地生财”。
最可怕的逐利者,不仅能借违规谋利,而且能借纠错吸金。可悲的是,某开发区管委会扮演了此一角色。事实上,他们本没有如此神通。看似稳赚不赔的阴暗买卖,实以消耗政府信用、部门权威为代价。一块私产不受保护、民利惨遭侵犯的土地上,又怎会有人胆敢投资?又听说,此地段新招商项目已悄然启动。好吧,奉劝投资方务必小心!因为,你们将面对世间最精明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