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权色腐败的“娱乐化”鞭挞

(2010-04-07 17:32:11)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2003年至少要与56个女性发生性关系,确保有2名为良家妇女。”安庆某事业单位科室负责人王成(化名)因受贿落马,他的几本日记与1个移动硬盘被查获,曝其先后与500多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据调查,王成受贿与玩弄女性都制定了年度计划。(4月7日《新安晚报》)

官场之腐败,历来都伴着风流与情色。几乎每个落马官员的后面,都有N个被玩弄的女子。世间从来不缺美色诱惑,掌权者更是出轨的高危人群。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战胜了诱惑,而另一些被诱惑俘获。美色诱发腐败,腐败供养美色,权色之交换逻辑概莫于此。贪官的腐化与艳事,往往能成为火热的公共议题。

安庆王成的那段情史与艳缘,在网络上迅速弥漫,剥离其本身的贪腐劣行,“玩女人的年度指标”成为更加吸引眼球的话题。当把玩弄女性加以量化,并列出具体目标,一位基层官员之糜烂可想而知。不仅如此,案发之后,被查获的还有引人无限遐想的性爱日记与硬盘。由此,公众的猎奇心理与天然的正义感得到了最大释放。一方面,对桃色事件本身充满惊诧与鄙夷。另一方面,对权力勾兑美色流露不满。而这种情绪的宣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固然有着直接的愤怒与抨击,同时也不缺反讽的“戏谑”与“惊羡”。于是,安庆的这场艳事再次成为娱乐大众的元素。

公众历来有着将官员桃色事件娱乐化解构的思维习惯。从文强口中的女星、韩峰日记里的女同事到王益背后的芳菲,直至王成“计划”里的女子。公众一次次将目光投诸官员的风流韵事,并将其作为讨论的中心。针对民众的这种心理习惯,质疑的声音从来不绝,似乎将对贪官的批判搞得如此浅俗是件很不严肃的事情。论者一次次提醒公共兴趣务必以“贪腐本身”为靶,纠结于事件中的“弱女子”无疑会消解监督的效果。

需要反思的是,对贪腐事件进行娱乐化解构有着怎样的土壤和现实效应?如此思维习惯真的会冲淡民意监督的作用吗?事实上,首先是官员腐败行径中有了可供“八卦”的素材,而后才有公众深挖桃色的思维习惯。只要权色交易不绝,所谓“娱乐化解构”就会一直存在,且很有存在的必要。其现实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将事件影响放大,以更多的关注,更广的传播,集聚民意压力。通过构建“反桃色”的舆论语境,增加官员出轨的道德成本。藉此,提高公职人员面对美色诱惑的免疫力。

“风流贪官”更容易被舆论炙烤,尽管民意往往更多地纠结于“风流”而不是“贪官”。但对权色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道德鞭挞,腐败事件从来不会演化为一个纯粹的娱乐事件,即使“娱乐化”也必指向反腐的内核。

http://ecqsb.hsw.cn/html/2010-04/08/content_119474.htm  重庆时报 4.8      

http://news.sina.com.cn/o/2010-04-08/062117338936s.shtml   郑州晚报 4.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