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学之路怎可用“条子”铺就

(2010-03-17 16:39:18)
标签: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南京雨花区实验幼儿园招生引来家长彻夜排长队的报道引来社会关注,而因为僧多粥少的缘故,这一现象注定还将不断上演。记者昨日调查发现,想进收费低且条件好的公办幼儿园,除了“占坑”排队之外,还有不少是靠权力和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凭着形形色色的各种“条子”。南京另一家知名幼儿园招80人,却收800张关系条。据了解,一些知名幼儿园园长的办公桌上,形形色色的“条子”比辞海还厚。(3月17日《现代快报》)

教育,已渐成家长不能承受之负重。当义务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学前教育依旧让人纠结。不惜消耗重金、彻夜排队,仅为一张入园通知书,家长就是如此悲情而执着。只是,那800张“关系条”明白告诉世人,这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招生。当下一代入学之路,要用厚如辞海的“条子”铺就。家长的无奈伴着权力的恣肆,显露无遗。

南京各大幼儿园的园长,最近很是头疼。“条子”那么多,而入学名额有限。帮谁弃谁?着实得好好权衡才是。但,这种烦恼何尝不是自找。“条子”所以漫飞,乃是基于对其“神效”的心理预期。如果递了也是白递,想必没人会自讨没趣。而问题是,这个社会,“条子”从来都是屡试不爽的利器。且,此等风气在教育领域尤甚。过往招生中,所谓“条子”必然争来了不少入学的名额。

既有“成功案例”的负面激励是多方面的:一来,使得家长们对“条子”多了份幻想与信心,推动其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再者,原本没打算递条子的家长,生怕吃亏,继而也走后门动关系。比较思维下,人人都有被“迫害”的狂想。

由此,指责“条子”本身,或归责开条子与递条子的人,并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事实上,招生环节程序设计的失败才是闹剧的根源。幼儿园方面,并没有维护正义,杜绝后门的足够动力与自觉。园方认可并维系着这种招生的模糊状态,并藉此勾兑人情,累计社会关系资本。其间,人情的往来是表象,权力与权利的交换才是症结。“条子”为什么能起作用?无非是一方对权力者的谄媚。而这种基于权力的“人情”难道无需偿还吗?要知道,世间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四面八方飞向幼儿园的“关系条”,不明不白分配的入学机会,甚至暧昧不清的招生程序。其后,都是将公共资源私相授受的思维作祟。致命的是,主管部门并没有拿出规范学前招生的足够决心。如果说“僧多粥少”是事实,那么至少可以用公平的方式分配有限的名额:就近入学原则下,随机派号有何不可?即使中国历来都是人情社会,关乎社会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上,也没有理由让“权力”披着人情的外衣肆意。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0/03/18/002728486.shtml   新安晚报 3.18

http://news.liao1.com/newspage/2010/03/4392448.html  华商晨报 3.18

http://csxb.bandao.cn/data/20100318/html/4/content_3.html  城市信报 3.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