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援被撤站长何尝不是反讽
(2010-01-31 18:04:38)
标签:
杂谈 |
分类: My时评&学术 |
东莞东站原站长、书记因被拍摄到一张“乘客爬窗上车,铁路人员协助”的照片,而被指“管理不力”遭免职的消息后,上万名网友替他们喊冤,甚至筑“高楼”要留下他们。90%以上的网友都为被免的站长、书记喊冤,赞扬帮旅客爬车窗上车的列车员。(1月31日《广州日报》)
“东莞站长因列车员帮旅客爬窗被免,九成网友反对”。于此事上,网络民意表现出少有的“宽容”,且有点善解人意到近乎“纵容”的状态了。将一个火车站管理得如市集,充斥拥挤、喧嚣与不堪的混乱。甚至,公然违背既有规定,助乘客以窗为门,影响极恶。按说,局面如此这般,东莞站的书记、站长理应被撤。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替他们“喊冤”。但现实是,不仅有人抱不平——且这个比例高达“九成”。
不同以往,一向群情激奋的网络舆情,此刻人情味十足。弥漫于网络的悲悯情怀,很可玩味。想必,没有谁认为“乘客爬窗上车”是合理的存在;想必,鲜有人对维护既有规则的惩戒抱有恶意。但,事实上,网友的所谓“喊冤”,某种程度上是“对抗”规则的。
网友对东莞站站长的声援,另一面可以视之为放弃了对规则的捍卫。而这种规则,正是乘客人身安全之所系。为什么我们能“纵容”,那些事实上威胁安全的行为呢?答案并不难觅,凡是在春运前后挤过火车的人,想必都了然于胸。虽说维护安全的种种规定,在任何时候都应被不折不扣执行。但有时,突破规则似乎更加“人道”。毕竟,没有人愿成为那个被遗弃的落寞身影——火车实在太难登了!
如山如海的人流前,穿梭着归家的焦急。背着沉重的行囊,游子被裹挟着挪移。事实是,有时火车的小小车门,的确不能把所有归家人揽进;事实是,有时那更小的车窗,却能让漫长归程有个开始。尽管,这个“开始”不雅、不快、不合规则。
对既有规定的彻底执行,在汹涌人流前,显得奢侈,更像是一个梦想。为了使乘客的返乡心愿不至落空,“爬窗上车”何尝不是一个无奈而现实的选择!东莞站站长的错,无非是默许了下属的默许。而,铁路职员默许甚至协助乘客爬窗,多少还是出于善意——“我们都想着能让乘客坐上车。一些人挤不上车,蹲在站台上哭的样子,我就感觉是看着自己的妹妹,看着自己的亲人在哭,特别难受”。个中纠葛,还真不是一句“管理不当”所能囊括的。
九成网友替被撤站长“喊冤”,温情之余,留下更多反思。声援的声浪,何尝不是别样的反讽。公众居然不惜放弃安全,纵容违规,以此维护那点归家的心愿与现实的可能,而这一切,难道不正是源于铁运的失败吗?
http://news.yzdsb.com.cn/system/2010/02/01/010356912.shtml 燕赵都市报2.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