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考作文亦需载道

(2009-06-26 20:12:56)
标签:

高考中考作文

形式与实质

杂谈

分类: My时评&学术

昨从武汉市中考阅卷现场传出消息:一位考生用英语完成中考语文作文,阅卷老师立即上报考点专家组。据阅卷现场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这篇全英语作文题为《Dotryyoubest》作文质量如何暂时不了解。—— 626日《楚天都市报》

高考、中考成绩相继揭晓,各种关于考试的消息也不时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而这其中考场上的作文无疑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各个省的满分作文不仅是学生们所看重的,甚至一时成为舆论的主角。然而这其中,一个多少有些奇怪的现象是对于高考作文的热捧多限于形式。所谓史上最牛高考作文被称道的便是其古体长诗的格式,到底这篇文章内容如何并没有引起太多的讨论。如今,中考的语文卷上也出现了雷人的写作方式。俨然应试作文中有了一个追求形式美的流派。

现在,网上对古体长诗作文多有溢美,其实真正看完全文的又有几人呢?又真正有几人能看懂全文呢?在笔者看来,此文唯一可取之处就是其古体诗的形式,内容而言鲜有过人之处。陈述了一段革命史实后发一下感慨,如此便被某些人视为天才实在太过容易。对于考场上另类文体的追捧多是一种看热闹的心理,或者索性是一种从众。静下心读完的人想必不多。很多类似《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作文华丽表面之后并没有可以会让人体会的东西。 

判断文章的优劣主要还是应该看其内容,如今对作文形式的过多关注是不合适的。古谚云“文以载道”,文章的价值体现在作者通过文字传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上。一篇有思想内涵包含真挚实感的文章才是有意义的文章。考场作文同样如此,虽然是应试之作,但言之有物也是起码的要求。因而对于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应该首先看到它传达出的实质性的东西,比如考生对于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对一段经历的个性回味,对某人某事的真实情感。除此以外,再关注形式,且实且丽固然更好,朴实无华也该认可。至于那种华而不实的东西却是丝毫没有可取之处的。

浮躁的网络情绪已经弥漫到现实的世界,网民对“怪体”作文的狂热对日后考生文体选择是有诱导作用的。武汉曝出中考语文用英语书写,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当然,不能确定这位考生就是模仿或是刻意另类,但至少潜意识里对于作文的形式有着不同一般的重视。这样的倾向是危险的,奇形怪状的作文或许可以一时让我们眼前一亮,但终究只是娱乐化的产品,学理上的价值微乎其微。

应考作文亦需载道,作文教育现在需要一场除旧布新的回归。摒弃迷恋外在形式的思维方式,真正从作文内容和思想层面去评价。这样的正确引导之下,日后的考卷中才会觅得闪耀智慧的真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