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访天门山

(2024-09-27 09:36:47)
分类: 散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代诗仙李白创作的这首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名为《望天门山》的四言古诗,描写的是安徽省长江段上的两座山。

这两座山因分列长江两岸,奇峰凸起,绝壁对峙,状若天门而得名。

不过它并不是我今天所要描写的“天门山”。我描写的天门山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它尽管与李白诗中的天门山同名,但形状、景致、成因、气势完全不同。

张家界市的天门山,海拔在一千三百五十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间,地质上为一个完整的向斜构造单元,发育着典型的中山岩溶台地峰林峡谷地貌。山上为岩溶台地绝壁景观,山下为岩溶峰林峡谷景观,最早的时候不叫天门山,叫嵩梁山。它外形酷像一把铜壶,又叫壶头山。它挺立在张家界市区对面澧水之畔,犹如一块拔地而起的天然屏风,所以人们还称它玉屏山。而它之所以最终被人们称为“天门山”,是因为在三国吴永安六年一天夜里,即公元263年一天夜里,嵩梁山万丈绝壁之上,忽然发出天塌地陷、电闪雷鸣般的巨响,山体突然崩坍,石壁骤然洞开,顷刻出现一个巨大的石洞,宛如一道通天的大门,故而得“天门山”之名。

今年7月15日,我们一行几十名陕西游客,在游览了张家界市另一座山天子山后,于7月16日游览了天门山。

那天天气非常晴朗,早晨起来就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导游带领我们先去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司城”进行参观游览,感受了一番元、明、清三朝及民国时期土司王在这里统治的豪华威仪,下午约莫一点多钟,才乘车前往天门山景区。

一到达天门山景区停车场,我们老远就看见横卧在景区大门外广场上的一块高约五六公尺、长约十几公尺的长条形巨石。

这块长条形巨石是从天门山上釆来的原石,赭、黄、白、灰、绿五色交杂,线条粗粝,棱角分明,浑朴古拙,神韵天成,足有几十吨重,上面从右至左镌刻着“武陵之魂”四个方方正正镏金楷书小字,和“天门山”三个挥洒自如的镏金行书大字。

全国各地利用暑期纷纷赶到这里来观光游览的游客,不管男人还是女人,也不论大人还是小孩,争相在这块巨石前拍照留影。

进入景区大门,登上百十级台阶,我们就来到天门山快速登山索道口,然后依次进入缆车,向天门山上走去。

从缆车上向下俯视,但见脚下云飘雾绕,重恋叠嶂,沟壑纵横,草木葱茏,人瞬间有一种出尘拔俗、羽化成仙的感觉。

大约十几分钟后,缆车到达山上索道站。

下了缆车,沿一条长有五百二十多公尺,形状蜿蜒曲折、起伏不定的栈道步行二十多分钟,我们很快抵达天门洞广场。

天门洞广场在天门山赫赫有名的“天门洞”下边大约一千多公尺的地方,模样颇像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处,连接着一条直达天门洞的非常宽阔的路。其从南向北由高到低斜斜儿向下,由九百多级石阶组成,远望仿佛一架訇然从天垂挂而下的天梯。紧挨广场的一堵石墙上,雕刻着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题写的“上天梯”三个字,和一副内容为“此中真有上天梯,莫谓山高空仰止”的对联;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外,耸立着两座悬崖如刀削斧劈、峰峦直插云霄的高山。两座高山在天门洞处相接,呈“八”字形分别向东北和西北方向延伸而去。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外,则是一落千丈的峡谷和一条像灰白色飘带的盘山公路。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往东北方向延伸而去的那座山苍黛如铁的悬崖上,竟然有一道宽七八公尺、长一百多公尺的瀑布飞身而下。白花花的流水不但飞花溅玉,若云若雾,还发出哗啦啦啦空灵缥缈如仙乐的声响。令每位游客心里禁不住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么晴朗的天,这么高的山,一没下雨,二没明显的水源,哪儿来的水形成这么一个神奇自然、飘逸美观的瀑布?它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言的“山高水高”这样一个道理在这里的体现?

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天地万物的能力真是让人匪夷所思,捉摸不透……

广场上既有卖饮食、小吃、各种旅游纪念品和登山工具的店铺,也有专为游客拍照的专职摄影师,还有自行拍照、录视频、观景、行走的熙来攘往、繁多稠密的游客,非常热闹。

从这个广场上天门洞有两个途径:一是沿那条共有九百多级台阶的山路步行往天门洞走;二是乘向西北方向延伸而去的那座山隧道内的电动扶梯往天门洞走。

我们觉得攀登那九百多级台阶既费时间,体力也吃不消,于是就随一大群游客下到一条地道里,钻进往西北方向延伸而去的那座山隧道,乘上稳定快捷的电动扶梯往天门洞走去。

天门山电动扶梯分两部分,一部分从天门洞北边天门洞广场起始,至天门洞北口终止,一部分从天门洞南边山洞起始,至天门洞山顶终止,两部分都深藏在山体隧道里,全封闭,无裸露,既没破坏自然环境,安全性也有充分保障,运行总长度八百九十七公尺,提升高度三百四十公尺,总跨度六百九十二公尺,拥有单向每小时运送三千六百人的输送能力,耗资八千三百多万,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建好,堪称世界电梯工程奇迹。

它们就像两条穿行在天门山腹中的巨龙,年年月月不知疲倦运送着海内海外、全国各地前来观光旅游的数以千计万计游客,让大家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没多大一会儿光景,我们就来到天门洞。

天门洞南北对穿,穹顶高敞,石壁深厚,大气磅礴,高一百三十一点五公尺,宽五十七公尺,深六十公尺,南边有一个碧波荡漾的长方形水池,它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天然穿山溶洞。

整个山洞拔地依天,雄壮险峻,恍若欧洲哥特式教堂内那一个个充满宗教色彩的拱形穹顶,更像一道下接凡尘、上通天国的大门。

这一上天给人类创造的杰作,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吸引了历朝代王公大臣、隐贤逸士、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前来探访游赏,世代累积,形成了风格独具、深沉厚重的“天门洞文化”。其中“天门吐雾”、“天门霞光”两大景观,被人们誉为举世罕见的自然奇观。

2007年11月18日,天寒地冻、草衰叶枯的初冬时节,法国有名的“蜘蛛人”、曾徒手成功攀登上世界很多摩天大楼和高山险峰的阿兰·罗伯特,同样在不用一根绳索、一个脚扣、一个手抓的情况下,仅用四十多分钟,就如一位能飞檐走壁的侠客义士,从天门洞右侧海拔一千三百多公尺处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徒手攀爬二百多公尺,登上天门洞顶,成为人类有史以来徒手攀登天门洞第一人,不仅为古老的天门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人类征服天门洞的一大壮举。

为纪念阿兰·罗伯特这一壮举,当地政府特意在天门洞右侧悬崖峭壁上,安放了一尊与阿兰·罗伯特真人大小一模一样的阿兰·罗伯特徒手攀登天门洞的青铜塑像,藉以永远彰显人类不畏艰险勇于征服自然的伟大精神。

游览完天门洞,我们沿天门洞左侧一条石径,由北向南穿洞而过,乘上通往天门山顶的电动扶梯,向天门山顶走去。

登上天门山顶,已是下午三点多钟,我们陆续又游览了山顶上珙桐园、云梦仙顶、天门山寺、鬼谷天堑、玻璃栈道、凌霄台等六七个景点后,时间已到傍晚五点多钟。

此时,夕阳衔山,晚霞满天,我们向天门山下山索道站走去,准备乘缆车下山。

由于今天来天门山参观游览的游客太多,粗略估计有几千上万人,下山的人都潮水般涌到了索道站,加之下山索道缆车运力有限,每个旅行团不可能随时到达索道站就能随时乘缆车下山,必须按照索道站工作人员安排的A、B、C、D、E、F、G等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各自对应的时间,抓纸龟儿排队乘缆车下山。

我们这个三十多人的陕西旅行团抓到的纸龟儿上写的英文字母是J,对应的乘缆车下山时间是晚上七点四十分。而此时离晚上七点四十分还有整整两个多钟头。无奈之下,我们只好离开索道站广场上密密麻麻拥挤不堪的人群,在离索道站近六十公尺左右的一个小树林里坐下来喝水、休息、唠嗑,耐心等待乘缆车的时间。

在我们喝水、休息、唠嗑的小树林旁边,有一幢绿围翠绕、安谧静逸的房子。

这幢房子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坐西朝东,墙体呈圆弧形,房顶盖着的瓦片西高东低,向一边倾斜,看上去精致而富有艺术气息。

它就是曾经在我国流行歌坛红极一时,以一曲缠绵幽婉的《好人一生平安》和高亢悲壮的《青藏高原》打动并震撼无数人的著名女歌星李娜的别墅。

据导游介绍,这栋别墅修建于一九九七年,李娜在天门山寺削发为尼,皈依佛门后,仅在别墅住了一个多月就离开这里,远赴大洋彼岸异国他乡美国,继续在纽约一座寺庙诵经礼佛,过着遁入空门、远离红尘的隐士生活。

对她在事业正处于高峰时刻的突然隐退,无数歌迷深感惋惜,一是惋惜中国歌坛失去了一位人人喜爱的巨星,二是惋惜今后再也听不到她那天籁般的歌声,但大家又都真诚祝福她在大洋彼岸佛门里的修行岁月一切顺心遂意,康乐安好。

 晚上七点四十分,夜幕早已降临,四野一片阒寂,天上繁星闪烁,地上凉风习习。

我们按索道站安排的时间,准时进入天门山下山索道站,带着满心欢欣和喜悦,登上直通张家界市区这个号称全世界最长高山客运索道缆车,向灯火辉煌的张家界市区我们今夜下榻的酒店走去,结束今天愉快的天门山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初见土司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