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对历史的叙述
(2023-11-08 15:04:30)分类: 文学评论 |
(此作发表于《甘肃电力报》)
佛家有生命轮回的说法。这一说法把生命转化的样态诠释得颇具迷幻色彩。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就是一部根据佛家六道轮回之说来阐释生命流转变化的优秀作品。
其实,六道轮回只是莫言为创作这部作品借用的一个外壳、一个骨架,而通过这个外壳和骨架来反映他家乡高密东北乡西门屯村人事、风物、民风、民俗、文化,展示它几十年历史及变迁,才是作家所要真正表达的内容。
地主西门闹在土改时被枪毙,从阴间来到阳间,分别转生为驴、牛、猪、狗、猴、大头儿蓝千岁,经历了一生为驴、一生为牛、一生为猪、一生为狗、一生为猴、一生为人的六道轮回。作家以这5种动物和大头儿蓝千岁的眼睛,观察审视西门屯的一切,并以它们口吻接力式叙述1950到2000年50年间发生在西门屯的人和事。土地改革、合作化、大炼钢铁、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以及蓝脸、蓝解放、黄瞳、西门金龙、洪泰岳、蓝开放、庞春苗、西门欢等一代代人的喜怒哀乐、起落沉浮,都被它们用全知全能方式叙述出来。这种利用一个地域和一个家族小历史,来展示整个中华民族民族史的创作方法,虽然不是莫言独创,但莫言用得最为成功。
这里的5种动物,尽管品种不同,所处历史阶段各异,但它们都有着西门闹的灵魂,或者说,它们的一言一语、一行一动,都受着西门闹灵魂支配。它们在风云变幻的50年里不单是西门屯旁观者,还时时处处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着西门屯的一切。西门屯大跃进里砸锅炼铁的愚昧它们经历了,西门屯文革中全民起哄式的狂热它们感受到了,西门屯为邀功请赏召开“大养其猪”现场会的闹剧它们当了主角,西门屯各色人等的爱、恨、情、仇它们触摸到了。总之,西门屯这块土地上自1950年以来发生的一切,它们都亲历了、承受了、感知了。它们与西门屯同兴衰、共荣辱、齐消长。因而对这儿演绎出的种种理性的、非理性的,正确的、错误的,美好的、丑陋的事情最有发言权,也最有说服力。
从动物的视角来描写人类,世界文坛上有很多成功例子,也产生了很多杰作。首先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他那部闻名世界的经典小说《变形记》,以一只变形的大甲虫来倾述资本主义冷漠的人际关系,批判达到罕有其匹的高度。其次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他那部忧愤深广的长篇小说《我是猫》,用一只出没穿行在教师苦沙弥家无名小猫的静观默察,冷嘲热讽,批判二十世纪初日本知识分子的无聊、苦闷、彷徨,和资本家贪财好利的本质。再次是200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他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通过全书众多叙述角色之一的狗,描写土耳其420多年前奥斯曼帝国时期宫廷细密画师之间尖锐的矛盾,揭示人类存在已久的文化冲突。莫言创作这部作品时,肯定受到过这些大师启发,不同的是,他这部作品反映的问题更多,包含的内容更丰富,思考的问题更深刻,艺术手法更圆熟,有着这些大师作品无法比拟的优势。
该书叙述语言一如作者另两部长篇作品《红高粱家族》和《丰乳肥臀》,汪洋恣肆,大胆狂放,且于看似不动声色的冷静中,蕴含着深沉的忧患和强烈的批判,同时饱含讽刺、调侃和黑色幽默,和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反映二战前后德国那段扭曲了的历史的名著《铁皮鼓》及《猫与鼠》颇有神似之处。
我向来认为,一部真正伟大的长篇小说,从来都不是一泓清水,让人一眼就能看到底,也从来都不是单线条发展,让读者轻而易举就能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它应该是一个宇宙,一片大海,一座矿山,浩茫、广博、混沌、深邃,呈现出主题的多义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解读都可以,但你又无论如何解读不清,有着世世代代读者永远爱读但又永远读不明白的魅力。就像古典名著《红楼梦》,你可以把它看作一部政治小说,也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家族小说,还可以把它看作一部权谋小说,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一部爱情小说……但它究竟是什么,其自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问世至今,二百二十多年漫漫时光过去,研究它的红学家诞生了一茬又一茬,关于该书的各种学说、论文发表了一篇又一篇,各种专著出版了一本又一本,不但没一个人把它完全弄明白,而且有越弄越糊涂之嫌。同样,莫言这部《生死疲劳》,你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历史小说,也可以把它看作一部政治小说,还可以把它看作一部人与土地关系的小说,还还可以把它看作一部动物历险小说,当然更可以把它看作一部村史、一部民俗志……总之不管你从哪个角度读它,都可以读出一番精彩;不管你从哪个渠道阐释它,都可以阐释出一番宏理,有着无限的丰富性和可能性,有着说不尽的话题和猜不透的谜底。
莫言因201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名人,也成为国宝级人物。以他现今五十多岁正当人生盛年的年龄,和写作上的功力才华,完全可以创作出更多像《生死疲劳》这样寓意深刻的好作品,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