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解中国式控烟亦或任重道远(图)

(2015-06-01 04:04:58)
标签:

浅解中国式控烟

时评

央广网

亦或任重道远

中国广播网

分类: 时评

            浅解中国式控烟亦或任重道远(图)

                (网络图片,特向原作者致谢)

          浅解中国式控烟亦或任重道远(图)

文|金祖东

   晚上应酬回家,拜读了2015-05-31 20:41 中国广播网刊登的《控烟难:中国11年生产香烟可绕地球5.2万圈》一文,该文网址:http://mini.eastday.com/night/shehui/20150531/198-1.html令人百思不解。其原因:既然吸烟有害健康,为什么我国只禁烟而不关闭烟厂呢是其一;既然调整烟税,又为何要禁烟呢为其二;既然要禁烟,国内各省、自治区所出台的禁烟法规为何有出入呢等等。

 

      据“控烟难”一文了解到,央广网北京5月31日消息今天(31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条例”的《北京市控烟条例》将正式实施。该条例可以理解为“凡是有屋顶的地方都不能抽烟”,违者将处罚款。那么,作为屌丝的我冒昧的问下,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员吸烟怎办?若其仍吸烟罚款不?若罚,其愿意么;不罚,又如何彰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呢?试问,既然国内众多烟民可以从超市,以及有烟草许可证的门店花钱从市场上购买到各类牌子的香烟,难道是回家后关门在家自我“陶醉”吗?再问,此番中国式控烟即使合法又有多少合理性?毋庸置疑,单从该新闻的标题“控烟难”,即向国人释放一个信号,中国式的控烟究竟有多难?

 

      笔者还从“控烟难”一文中得到这样的讯息,5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了《关于调整卷烟消费税的通知》,将“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支加征从量税”。作为有10多年烟龄的我,在走访市场时发现,原先45元每包的硬“中华”香烟,现在已涨成47元每包;65元每包的软“中华”香烟,现在已涨到70元每包,暂且不论过去因吸烟在下一年就白白烧掉多少“银两”,且才50多岁的人已经开始早晨刷牙时打咳了。因而,我是举双手赞成禁烟法规的,只是如果市场上无香烟可售,窃以为,不戒烟都难!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览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控烟难”一文中则有颇具说服力的佐证:一组数据可以表明控烟形势依然严峻。20031110日我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央广网统计发现,20042014年,全国卷烟生产总量从18744.13亿支,增加到2014年的26098.05亿支,十一年间增加了7353.92亿支,增长率39%而北京市的卷烟生产量自20042013年的十年间也增加了77.16亿支,增长率达62%。对于如何实现真正有效控烟,专家认为,一方面应通过罚款和提税来控制烟民数量,另一方面也应严格控制烟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

 

       同时,其标题《控烟难:中国11年生产香烟可绕地球5.2万圈》,可谓骇人听闻。特别是最后一段,更有如此表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日前发布的《控烟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显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烟民超过3亿——中国成人人口的28.1%经常吸烟,成年男性经常吸烟比例超过一半。每年超过100万人由于烟草相关疾病而死亡——相当于每天死亡3000人左右。以北京市为例,市卫计委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997年至今18年间该市吸烟率稳步下降,但吸烟人数增加。北京市吸烟人口约419万,不吸烟人口约为1800万,但是有约1000万人口经常受到二手烟等烟草环境的危害,控烟形势不容乐观。

 

                      浅解中国式控烟亦或任重道远(图)

                   (此图来源于北京西站南广场地下出站大厅,随处可见控烟海报。新京报记者邓琦摄)

        无独有偶,腾讯新闻2015-06-01 03:00发表新京报 [微博 ]温薷郭超北京今日起实施“最严控烟令” 千余人上岗督查》的文章,网址:http://news.qq.com/a/20150601/002098.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细心的粉丝或读者不难看出其标题的端倪,仅仅从“最严控烟令”这几个字来看,其力度、阵势和规格可见一斑。确如其摘要所言:今日零时起,基于北京控烟新规的执法行动也正式启动,由卫生、工商等多部门联动上岗执法。同时,北京12320也将启动接听市民有关控烟的投诉举报,且其小标题的“五大追问”,更令人毛骨悚然。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率先为国人做垂范可喜可贺,但国人吸烟的历史与习惯,以及吸烟的人数,制定法规与执行法规的人群有无考虑凡事都有一个适应期与过度期,如此草木皆兵或大动干戈是否有点悖于人性和人权,供参考!

 

      尽管其制定控烟法规的出发点无论是与国际接轨,亦或从国人的健康考虑肯定是有对的,但若如此“一刀切”的做法,似乎与“和谐中国,你幸福吗”等等元素无疑是背道而驰的,想必我们的专家、学者,乃至制定政策或法规的人士,一定懂得“水满自流,箍紧必炸”的道理。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事属可行,就叫他行;事不可行,禁止他行,这是做父母的对待子女的正当的办法。倘使不论事情的可否,竟一味去禁止他,那么小孩子茫然竟不知所措了。这种教育,不但于事无补,就是于情理上也说不过去。”由此及彼,对孩子提出的规矩尚且如此,难道对如此庞大的烟民则“另案处理”吗?

 

      当然,凭心而论,我国十一年生产卷烟近25万亿支可绕地球5.2万圈是个什么概念?说重的,连吸食毒品,国家尚且人性化地强制其戒毒;说轻的,吸烟也靠法规来强制,难道真是控制烟民数量减少的一剂良方吗?况且,“能买,不能吸”的逻辑思维恐难服众,更难“药到病除”。否则,“心悦诚服”这一成语也该“下架了”。如用一句话概言之:治标不治本,萌萌达!

 

                 浅解中国式控烟亦或任重道远(图)
                                                   (本文作者爱抽的香烟牌子)

      又是一年儿童节到了,可鄙人却睡意全无,因无法再找回儿时的乐趣了。尔今生活的压力,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甚至连抽烟的嗜好也要快被剥夺了,咱书柜里的几条烟怎办咯,郁闷!依愚之见,中国式控烟亦或任重而道远! 

              

      说明:本文观点只仅仅是个人的肤浅认识,也是一个老烟民的心声,无关乎政治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全当娱人娱己而已,特此告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