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人切勿与老板成为“知己”
标签:
成为知己切勿与老板原创杂谈职场中人杂谈 |
分类: 房产 |
今天上班,在整理电脑时偶尔看到了一篇《不要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一文,细细品味与推敲后认为,此文颇具代表性,且作者写得很实在和透彻,值得大家借鉴与反思!
老板与员工就是雇佣关系
尽管在公司里,老板和员工是互相合作,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最终实现双赢的关系,但是我们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和本质是极其对立的。
(1)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在公司里,老板是绝对的领导者,他(她)习惯于向员工发号施令,即使决策失误,也是他(她)自己的事。而员工是老板管理的对象,是被管理者,则必须自觉执行老板的指令。即使明知老板错了,在建议无效后,员工仍要无条件地执行,除非此人想丢掉“饭碗”。
(2)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
老板是雇用者,员工是被雇用者,职场中老板给员工提供就业机会,员工为老板提供有偿服务,并为老板创造效益。然而,这种关系并非永久的,随着公司的发展,老板可以随时随地的解雇员工;反之员工也可以另谋高就主动解除劳动关系,辞职走人。
2004年3月,一篇《裁员纪实:公司不是我的家》的文章在网上广泛流传,并道破天机。文章称,老板最关心的是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自己的切身利益,这是他投资的动因。员工也关心公司的利益,因为只有公司发展了,员工的利益才有保障,并有晋升或加薪的可能。问题的焦点:员工最关心是自己能从公司的利益里获得多少,是否合理。老板是以员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多少来衡量员工的价值的,而员工是以能从公司的利益瓜分多少来衡量老板的。鉴于此,一旦达不到双赢,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结局只有一种可能不欢而散。
老板不是你深交的对象
在现代企业里,老板和员工仅限于一种工作关系。老板给员工提供工作的平台,员工是老板赚钱的工具就这么简单。这与传统的企业截然不同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员工进企业上班后,似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企业了。不但工作上有什么事好捅到老板那里,连家庭琐事也找老板倾诉,比如:夫妻不和,对方跟哪位同事关系不好,自己家庭遭遇了什么困难,请老板给亲属安排工作,等等。在现代企业里,如果员工再把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捅到老板那里,老板一般懒得管,并容易引起老板的反感。
如果你把老板当着知心朋友,满腔热情地找老板倾诉,不知你想没想过老板的感受,他是否也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了吗?答案是明摆的,如果有人不信邪,可以试试瞧,保准让你后悔得抓狂!
一般员工与老板并没有特殊关系,这时向老板倾诉家长里短,老板一般都会很反感,但碍于情面,老板不会当时给你难看,一般会提醒说:“对不起,现在是上班时间,我很忙。”如果有人再以老板的知心朋友自居,认为向老板倾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赖着不走继续倾诉,就会惹恼老板。老板会阴沉着脸说:“你先回去吧,我马上要开会。”甚至将你轰出去。这样,你给老板留下的印象就不只是不好,而且是恶劣了。
与老板倾诉私事,不但让老板觉得你公私不分,而且有侵占公司利益的嫌疑。当然,让老板最直接感觉到的就是你没有自知之明。一旦给老板留下如此坏印象,你就别指望在公司里获得发展了。扪心自问后,辞呈走人是最好的办法。
切勿与老板交心
有的老板性格外向,而且平易近人,很容易吸引员工向他靠拢,甚至消除员工的戒备心理,把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出来。你跟老板交心,可以说是犯了职场中的大忌,即使跟一般同事,都不应过多地暴露自己,况且是跟你的老板。一般来讲,隐藏在内心中的想法,都属于心中的秘密,是不适宜拿出来公开讲的。如果你什么都跟老板讲了,你就成了透明体,老板就完全掌握了你的情况,在对你的管理中完全占据着主动。特别是你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老板后,则成了老板手中任意宰割的羔羊。
莫东是一家智能贸易公司的高管,跟老板相处得就像哥们儿。上班再三个月都未谈及工资待遇。一天下班后,他加班加得很晚,老板请他吃晚饭。几杯酒下肚,莫东头脑一热,说了他今后的设想及规划。
老板一愣,但很快恢复了常态,并鼓励莫东说:“年轻人就应该有闯劲,我支持你!”
莫东说:“我现在的业务还说得过去,但对管理全局还是一知半解。”
老板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嘛。凭你的能力,再干上两年就能独当一面了。”
莫东说:“你放心,两年之内我是不会走的。”
一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名高管,并把莫东的工资从4000元降到3000元,他在痛定思痛走人后,蓦然醒悟自己为什么会被“逼上梁山”,都是因为自己跟老板交心,才让老板抓住他如此“富有人情味”的软颈!
别成老板的肉中刺
再瞧《不要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一文所言:员工若把老板当作知心朋友,就容易忘记自己在公司的角色,向老板提一些不该提的建议,如,“新的一年开始了,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不是该给员工加薪了?”甚至有人这样向老板表述:“我认为,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应该给员工加薪。”虽然你的本意是为公司着想,但加薪是老板决定的事,即使真的应该加薪,你是那根葱。况且,你站在员工的立场上提让老板为难的建议,让老板觉得你代表员工一方跟他作对。长此以往,你就成了老板的肉中刺,肯定是老板裁员的首选。
周扬是某公司的管理人员,跟老板是中学同学,所以一直把老板当作“知己”看待,经常向老板提一些与自己工作无关的建议,为员工争取利益。虽然老板很少采纳其建议,但久而久之,周扬便赢得了“工会主席”的绰号。周扬很得意,却引起了老板的极度反感,先是把他的月工资按30天计算,后再将他调到分公司一个无足轻重的岗位上。
周扬不服,质问人事部。人事部答复的理由是:不热爱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
周扬辞职走人后黯然神伤地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道理:此种认“敌”为友的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扎自己的脚--愚蠢举动所致。
毋庸置疑,在职场中,员工切勿妄想会成为老板的知心朋友,也无需把老板看着知心朋友,这条捷径是危险的。要想在职场中获得成功,还是未雨绸缪按照岗位职责扎扎实实地做事,厚积薄发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得老板的垂爱乃为上策。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又何必再出与老板成为“知己”的损招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