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桔的营养和禁忌,及种植条件
(2011-12-09 08:33:07)
标签:
金桔营养禁忌种植条件健康 |
分类: 健康饮食 |
生食 /
金桔
摘选自互联网。
金桔,Kumquat。又称金橘 、鑫柑、夏橘、金枣、寿星柑,也是柑橘类水果之一。 金橘是芸香科植物金橘等的果实,也是柑橘类水果之一。原产中国南部,广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栽培历史约有4000余年。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米。枝密生,通常无刺。金橘皮色金黄、皮薄肉嫩、汁多香甜。它皮肉难分,洗净后可连皮带肉一起吃下。金橘含有特殊的挥发油、金橘甙等特殊物质,具有令人愉悦的香气,是颇具特色的水果。金橘枝繁叶茂,冠姿秀雅,四季常青;夏天花开雪白如玉,浓香溢远,秋天金果灿灿,既可赏玩又可食用。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81.1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膳食纤维1.1克,碳水化合物16.8克,灰分0.6克,胡萝卜素0.6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4毫克,抗坏血酸56毫克,维生素E2.53毫克,钾138毫克,钠1.2毫克,钙61毫克,镁21毫克,锌1.3毫克,铁0.30毫克,磷15毫克,并含有有机酸、多种氨基酸等。果皮亦含丰富维生素C、松柏甙、丁香甙等。
金橘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金橘对血压能产生双向调节,常食金橘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
防治心血管疾病:金橘果实含金甙及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80%在于皮中,故食之切勿去皮)、维生素P,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
行气,化痰,醒酒金橘气香而悦脾,味辛而行散,味甘酸能生津,具有行气解郁,消食化痰,生津利咽醒酒的作用。为院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良品。
金桔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
老年人吃金桔还能治胸闷痰积,食滞胃呆,并能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防治脑血管疾病。金桔用开水泡饮,可治食欲不振、久咳不愈、小儿百日咳,也可防治感冒。
金桔八十%的维生素C都存於果皮中,果皮对肝脏之解毒功能、眼睛的养护、免疫系统之保健皆颇具功效,而且金桔的果皮比果肉甜。
食疗作用:
金橘性温、味辛甘酸;具有行气解郁、生津消食、化痰利咽、醒酒的作用;是脘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佳品。
理气,解郁,化痰,止渴,消食,醒酒。金桔能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可以防治感冒、降低血脂。
其它用途:
注意事项:
优质金橘形体小,稍呈椭圆,果实个头与核桃相仿,肉质紧密,与外皮不易剥离,一般都带皮食用;核少或无核,颜色由表到里均为橙黄或金黄色,味酸甜,口感细脆,脉络极少,带有柑橘类特有的清香味。
通风干燥处保存。
禁忌:
脾弱气虚者不宜多食,糖尿病患者、口舌碎痛、牙龈肿痛者忌食。饭前或空腹时亦不宜多吃金桔,因所含有机酸会刺激胃壁黏膜,胃部会有不适感。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胸闷郁结,不思饮食,或伤食饱满,醉酒口渴之人食用;适宜急慢性气管炎,肝炎,胆囊炎,高血压,直管硬化者食用。
种植条件:
中国的盆景金橘驰名中外,广东佛山、新会等地的金橘盆景,园艺水平极高,在世界各国的花卉市场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珍爱。
北方地区多行盆栽。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环境。不耐寒;略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选种: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
消毒: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光照管理: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管理: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金橘金橘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合理修剪:盆栽金橘修剪的原因有二,一是盆小、土少,提供的养分有限,不能满足金橘生长的需求,必须进行修剪;二是,通过整形修剪,调节树体内营养的合理分配,使有限的养分集中供给芽、叶,形成更多的结果枝,从而达到花果满枝。盆栽金橘在春梢萌发前,必须进行强度修剪,首先去除枯枝、病害枝、徒长枝、内向枝、交叉枝、萌生枝等。对强枝弱剪,留4、5个饱满芽;弱枝强剪,留2、3个芽,促使每个枝条多发健壮的春梢。春梢长齐后,为控制其徒长,可进行轻剪,剪去枝梢3、4节。以后长出的新梢有6~8节时就摘心,目的是诱发较多的夏梢。
花前“扣水”:为防止夏梢生长过旺,同时树体要积累养分、促进花蕾的形成,在处暑前对盆栽金橘进行“扣水”。具体做法是,在处暑前十余天对盆栽金橘的供水逐渐减少;前5天停止供水,盆土经日晒,水分大量蒸发,盆土干燥;根系因水分缺乏,产生枝叶失水,叶片干瘪、卷曲。为防止叶片脱水,可早、晚向叶面喷水,同时也可向盆土喷少量水,使金橘处于既干旱又不致于枯死的条件下,其腋芽反而日益膨大,芽色由绿转白,当大部分腋芽由绿转白时,“扣水”促花就成功了。此时要及时恢复给盆栽金橘供水。
保花保果:金橘开花后,除每周施一次薄肥外,还须进行疏花、疏果。在花未开时先疏去一部分花蕾;花谢、坐果后,再疏去一些位置不当的幼果,目的是减少消耗养分,让有限的养分集中供给保留下来的花、果,使果实长得更大更好。在果实成长期间,如果肥水充分,植株营养状况好,部分枝条会萌发新梢,新梢的成长必然会分流部分营养,影响果实的长大。为保住果实,对长出的新梢要及时抹除。果实黄熟时,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让土壤保持湿润略微偏干。倘若继续给予过多的肥水,则果实会提前老熟和早落,缩短观赏时间。
合理施肥:金橘喜肥,平时应多施薄肥。植株在萌芽前施一次腐熟液肥,以后每7~10天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促使多长枝叶、多发春梢。每次摘心后,要及时施肥,促使枝条提早老熟。金橘生长期间,可在盆面撒一些饼肥,使每次浇水都有一些肥料渗入土中,增强肥力。入秋后,施肥减少,避免植株营养过剩、促发秋梢,与果实争夺养分而造成落果。
翻盆:盆栽金橘由于盆土少,营养供给十分有限,多年后土壤肥力缺乏,金橘会逐年衰弱,开花少、结果不多。为保持金橘年年开花、结果,必须要翻盆。翻盆最适时间在金橘萌芽前的半个月。翻盆前,先准备好比原盆大一号的盆,将金橘从盆中脱出,勿弄碎泥团,沿泥团削去1、2厘米厚的表层宿土,剪去枯根、烂根,并削去泥团底部1厘米厚的土,取出陷入土中原盆底垫的瓦片。新盆排水孔用瓦片搁好,先铺一层2、3厘米厚的排水层,再铺一层4、5厘米厚富含营养的培养土,其中拌有少量过磷酸钙。然后把金橘泥团放入盆中,四周填入培养土至盆口处,略微压实盆土,浇足定根水,置于通风、半阴处,一周后放回原处,进行日常管理。
摘选自互联网。
金桔,Kumquat。又称金橘 、鑫柑、夏橘、金枣、寿星柑,也是柑橘类水果之一。 金橘是芸香科植物金橘等的果实,也是柑橘类水果之一。原产中国南部,广布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栽培历史约有4000余年。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3米。枝密生,通常无刺。金橘皮色金黄、皮薄肉嫩、汁多香甜。它皮肉难分,洗净后可连皮带肉一起吃下。金橘含有特殊的挥发油、金橘甙等特殊物质,具有令人愉悦的香气,是颇具特色的水果。金橘枝繁叶茂,冠姿秀雅,四季常青;夏天花开雪白如玉,浓香溢远,秋天金果灿灿,既可赏玩又可食用。
营养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81.1克,蛋白质0.9克,脂肪0.1克,膳食纤维1.1克,碳水化合物16.8克,灰分0.6克,胡萝卜素0.6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05毫克,尼克酸0.4毫克,抗坏血酸56毫克,维生素E2.53毫克,钾138毫克,钠1.2毫克,钙61毫克,镁21毫克,锌1.3毫克,铁0.30毫克,磷15毫克,并含有有机酸、多种氨基酸等。果皮亦含丰富维生素C、松柏甙、丁香甙等。
金橘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金橘对血压能产生双向调节,常食金橘还可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防治感冒。
防治心血管疾病:金橘果实含金甙及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80%在于皮中,故食之切勿去皮)、维生素P,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
行气,化痰,醒酒金橘气香而悦脾,味辛而行散,味甘酸能生津,具有行气解郁,消食化痰,生津利咽醒酒的作用。为院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良品。
金桔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
老年人吃金桔还能治胸闷痰积,食滞胃呆,并能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防治脑血管疾病。金桔用开水泡饮,可治食欲不振、久咳不愈、小儿百日咳,也可防治感冒。
金桔八十%的维生素C都存於果皮中,果皮对肝脏之解毒功能、眼睛的养护、免疫系统之保健皆颇具功效,而且金桔的果皮比果肉甜。
食疗作用:
金橘性温、味辛甘酸;具有行气解郁、生津消食、化痰利咽、醒酒的作用;是脘腹胀满、咳嗽痰多、烦渴、咽喉肿痛者的食疗佳品。
理气,解郁,化痰,止渴,消食,醒酒。金桔能增强机体抗寒能力,可以防治感冒、降低血脂。
其它用途:
注意事项:
优质金橘形体小,稍呈椭圆,果实个头与核桃相仿,肉质紧密,与外皮不易剥离,一般都带皮食用;核少或无核,颜色由表到里均为橙黄或金黄色,味酸甜,口感细脆,脉络极少,带有柑橘类特有的清香味。
通风干燥处保存。
禁忌:
脾弱气虚者不宜多食,糖尿病患者、口舌碎痛、牙龈肿痛者忌食。饭前或空腹时亦不宜多吃金桔,因所含有机酸会刺激胃壁黏膜,胃部会有不适感。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适宜胸闷郁结,不思饮食,或伤食饱满,醉酒口渴之人食用;适宜急慢性气管炎,肝炎,胆囊炎,高血压,直管硬化者食用。
种植条件:
中国的盆景金橘驰名中外,广东佛山、新会等地的金橘盆景,园艺水平极高,在世界各国的花卉市场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珍爱。
北方地区多行盆栽。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环境。不耐寒;略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壤土。
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畸形的种子。
选种:消毒包含两个概念,一个是
消毒:指对种子进行消毒,另一个是指对播种用基质进行消毒。家庭对种子消毒常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一刻钟,然后再用温热水催芽12~24小时。对播种用的基质进行消毒,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到锅里炒热,什么病虫都能烫死。
用温热水(温度和洗脸水差不多)把种子浸泡12~24个小时,直到种子吸水并膨胀起来。对于很常见的容易发芽的种子,这项工作可以不做。
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光照管理: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如采光良好的客厅、卧室、书房等场所。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管理: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
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金橘金橘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公分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公分。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脱盆: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花盆准备: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公分。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公分,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公分,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公分即可。
合理修剪:盆栽金橘修剪的原因有二,一是盆小、土少,提供的养分有限,不能满足金橘生长的需求,必须进行修剪;二是,通过整形修剪,调节树体内营养的合理分配,使有限的养分集中供给芽、叶,形成更多的结果枝,从而达到花果满枝。盆栽金橘在春梢萌发前,必须进行强度修剪,首先去除枯枝、病害枝、徒长枝、内向枝、交叉枝、萌生枝等。对强枝弱剪,留4、5个饱满芽;弱枝强剪,留2、3个芽,促使每个枝条多发健壮的春梢。春梢长齐后,为控制其徒长,可进行轻剪,剪去枝梢3、4节。以后长出的新梢有6~8节时就摘心,目的是诱发较多的夏梢。
花前“扣水”:为防止夏梢生长过旺,同时树体要积累养分、促进花蕾的形成,在处暑前对盆栽金橘进行“扣水”。具体做法是,在处暑前十余天对盆栽金橘的供水逐渐减少;前5天停止供水,盆土经日晒,水分大量蒸发,盆土干燥;根系因水分缺乏,产生枝叶失水,叶片干瘪、卷曲。为防止叶片脱水,可早、晚向叶面喷水,同时也可向盆土喷少量水,使金橘处于既干旱又不致于枯死的条件下,其腋芽反而日益膨大,芽色由绿转白,当大部分腋芽由绿转白时,“扣水”促花就成功了。此时要及时恢复给盆栽金橘供水。
保花保果:金橘开花后,除每周施一次薄肥外,还须进行疏花、疏果。在花未开时先疏去一部分花蕾;花谢、坐果后,再疏去一些位置不当的幼果,目的是减少消耗养分,让有限的养分集中供给保留下来的花、果,使果实长得更大更好。在果实成长期间,如果肥水充分,植株营养状况好,部分枝条会萌发新梢,新梢的成长必然会分流部分营养,影响果实的长大。为保住果实,对长出的新梢要及时抹除。果实黄熟时,停止施肥,并减少浇水,让土壤保持湿润略微偏干。倘若继续给予过多的肥水,则果实会提前老熟和早落,缩短观赏时间。
合理施肥:金橘喜肥,平时应多施薄肥。植株在萌芽前施一次腐熟液肥,以后每7~10天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液肥,促使多长枝叶、多发春梢。每次摘心后,要及时施肥,促使枝条提早老熟。金橘生长期间,可在盆面撒一些饼肥,使每次浇水都有一些肥料渗入土中,增强肥力。入秋后,施肥减少,避免植株营养过剩、促发秋梢,与果实争夺养分而造成落果。
翻盆:盆栽金橘由于盆土少,营养供给十分有限,多年后土壤肥力缺乏,金橘会逐年衰弱,开花少、结果不多。为保持金橘年年开花、结果,必须要翻盆。翻盆最适时间在金橘萌芽前的半个月。翻盆前,先准备好比原盆大一号的盆,将金橘从盆中脱出,勿弄碎泥团,沿泥团削去1、2厘米厚的表层宿土,剪去枯根、烂根,并削去泥团底部1厘米厚的土,取出陷入土中原盆底垫的瓦片。新盆排水孔用瓦片搁好,先铺一层2、3厘米厚的排水层,再铺一层4、5厘米厚富含营养的培养土,其中拌有少量过磷酸钙。然后把金橘泥团放入盆中,四周填入培养土至盆口处,略微压实盆土,浇足定根水,置于通风、半阴处,一周后放回原处,进行日常管理。
前一篇:柿子的营养和禁忌,及种植条件
后一篇:石榴的营养和禁忌,及种植条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