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薄荷的营养和禁忌,及种植条件

(2010-12-27 13:02:41)
标签:

营养

禁忌

种植

健康

薄荷

分类: 健康饮食
生食 / 薄荷

摘选自互联网。

薄荷,Mint。 薄荷原产于德国。多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


营养成分:
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油中主成分为薄荷醇,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含量为8~12%,,还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迭香酸。
新鲜薄荷每100克中含含量水分82.9克;能量24千卡;蛋白质4.4克;碳水化合物6.6克;维生素A213毫克;胡萝卜素1277毫克;钙341毫克;磷99毫克;钾677毫克;镁133毫克。

薄荷的功效包括:镇静紧张情绪、提神解郁、止咳、缓解感冒头痛、开胃助消化、可消除胃胀气或消化不良以舒解喉部不适,有助开胃、消化,可缓和胃痛及头痛,并 促进新陈代谢,消除口臭,解酒醒酒;有增强体力、镇静作用,帮助消化,适合混合在各种花草茶里。可预防口臭。有益于治疗食积不化,解除胃脘的涨滞感觉。

绿薄荷口感清凉,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胡椒薄荷则可助消化,减轻胀气。餐宴后饮薄荷茶,可以使口气清新、帮助消化,对于提神醒脑也极具功效。薄荷叶与甘菊一起冲泡,可止咳、化痰、提神。


食疗作用:
性凉,辛。入肺、肝经。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功效即疏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疏肝解郁。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薄荷辛凉而能透散表邪,清解表热,故应用于风热表证。本品虽为辛凉之品,然其透散之力较强,有一定的发汗作用,故对于风热表证无汗或有汗不畅者尤为适宜。

《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
《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其它用途:
将薄荷外用,用于夏季痱子、蚊虫叮咬、疮疖等。具有消炎和抗菌的作用,对蚊虫叮咬皮肤有脱敏、消炎和抗菌的作用。


注意事项:
薄荷以叶多、色绿、气味浓香为佳。


禁忌:
有一定的发汗作用,多用易耗气,故体虚多汗者,不宜使用,不适合长期使用,孕妇更要避免使用。会减少产妇乳汁的分泌量,具刺激,不可给产妇,幼儿使用。


适合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适宜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口疮口臭、牙龈肿痛、风热瘙痒者。

种植条件:
薄荷喜欢温暖气候。早春气温2~3℃时,地下茎即可开始生长。地上茎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左右,所以5~6月茎叶生长最快。薄荷较耐高温,气温30℃以上时也能正常生长。一般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油、脑的合成与积累。气温下降到-2℃时地上部分即枯萎,但地下茎耐寒强。

薄荷性喜湿润,不耐干旱。在年降雨量1000~1500毫米的地区,生长发育良好,在少雨地区种植,需进行人工灌溉。

薄荷属长日照植物,光照充足,光合作用旺盛,可提高薄荷油含量;如果阴天、多雨、日照不足,则易徒长,叶片变薄,植株下部叶片容易变黄、脱落,并易感染病害。

薄 荷栽培技术:适应性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但以沙质壤土、壤土和含腐植质多的土壤最好,尤其是地势平坦、阳光充足、质地疏松、便于排灌的土壤更有利于其生 长。如砂质过重、过瘦,或过于黏重、板结、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不宜种植。喜中性土壤,pH值6.5~7.5为宜。薄荷虽然一种可多年收获,但最忌连作,一般 连续种植两年后,需间隔3年才能再种,以防病虫为害。

扦插繁殖在5~7月,剪取未现蕾开花的枝条10~15厘米长,修去下端1~2对 叶片,把它插入苗床或大田土中,插1/3~2/3,插后灌水,适当遮荫,保持土壤湿润,经10天便可生根,长成新植株后移栽大田。也可在第一茬收割后,切 下地上茎基部不带叶片的茎秆,截成2~3个小节一段,将一半插入苗床中,压紧、灌水、保湿,10天左右也可生根、长苗栽培。

分株繁殖也叫 移苗繁殖法。春季苗高10~15厘米时,从老薄荷地里,连苗带根茎,同掘出,移栽到另一块地上,并按行距20厘米,株距15厘米栽种,每穴栽两株,栽后浇 1次稀薄粪水稳根。此法产量比根茎繁殖略低,但可延至春后栽植,冬季土地可种一季其他作物。土地利用比较经济。此法可选优良品种移栽,使良种纯化,因此大 田生产上,有的也采用分株繁殖法,培育优良品种。

薄荷栽培适宜选择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灌方便的土地。砂土、黏土、光照 不足、易旱易渍的土地不宜栽种。薄荷喜轮作,种薄荷的地要年年轮换,每年最好重新选地,否则生长1年后,地下根茎完全密布,老根过多,产量不高,在不得已 时也只能留用1年,而且第二年中耕时要在行间深锄1遍,锄掉部分老根,以免苗过密,不利于高产。

野、杂薄荷生长旺盛,会抑制家薄荷的正常生长。野、杂薄荷带有异味和臭味,家薄荷香味纯正、浓郁;野薄荷叶片呈披针形,叶缘锯齿深而密,家薄荷叶片呈卵圆形,叶缘锯齿明显而稀。

分株繁殖的薄荷,生长较慢,密度常较小,为了促使萌发侧枝增大密度,可在立夏到小满期间择晴天的中午,将植株顶端摘去1~2厘米,一般以摘去2层幼叶为度:这样伤口愈合快,损失小。

苗 期气温较低,有利于杂草生长,应抓住晴天,在封行前浅中耕除草2~3次。因薄荷根茎入土浅,近根部宜浅锄,行间可略深些,不能锄伤地下根茎。通过中耕除 草,减少土壤水分、养分消耗,提高土温,改善通气状况,促进薄荷生长。在收获前要再拔1次草,以免蒸油时混入杂草,影响油的质量。头茬薄荷收获后,要用锄 头在畦面浅锄1遍,把残留的茎茬及杂草锄光,并将畦沟理深理通,把沟泥盖在畦面上,以利于二茬薄荷出苗生长。

采收薄荷在条件适宜的地 区,可栽植1 次连续2--3年采收。一般在主茎高20 cm左右时,即可开始采收嫩茎叶供食。南方地区一年四季都可采摘,而以气候适宜的 4~8月份产量最高,品质最佳,采收间隔15~20天;北方地区冬季采用保护设施栽培 ,亦可达到周年供应的目的。
 




“每吃素一天每人就可减排二氧化碳4.1千克,相当于180棵树一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吃素,环保,行善,爱护动物和地球,过慈悲永续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