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牛成长记

标签:
三年级小美牛8岁育儿 |
分类: 记忆随笔 |
|
6个月已经叫妈妈,爸爸,7个月叫奶奶。
11个月走路,一个星期就能走了。牛妈牛爸几乎没感受弯腰厥屁股呢,人家就会走了。
一岁两个月断奶,妈妈藏了两天,哭了两天就断了,从此讲故事睡觉。在2岁-4岁时基本都是讲到11-12点,所以她在幼儿园的午休是最好的。断奶后,喝牛奶,早晚各一瓶。到了晚上,要是屡次没睡着,那就和不止一瓶了,最多喝过3瓶,反正就是只要入睡了,先喝奶。一直到4岁吧,牛爸给停奶了,至此一直不再好好喝,现在说到这事,牛爸还是要挨骂的。有时想想,要是还那么正经喝,得长多高啊!(现在大概1米5了。)自己坐马桶,要是功夫长的,要求进厕所,还要关门,跟你说再见。
一岁半,看着小狗娃娃说“可爱的小狗”。
一岁八个月给姥爷打电话说“姥爷生日快乐”。
一岁11个月上幼儿园小托班,初去时,看着人家哭,还说“哭什么,哭有用吗?别哭了”。学了很多儿歌。
2岁3个月,说恐怖,小姨问什么意思呀,说,“恐怖就是非常非常害怕”。
2岁7个月,非典的时候,本来都放假在家里,为了打预防针去了幼儿园,在门外等着都让保持距离,喊一个进去一个,所以就有了哭一个出来一个。到了美牛,没听见声儿就出来了,门外的老师都乐,这宝贝没哭!
3岁,牛妈出差回来,牛爸爸去接,把她安顿在床上看书,回来时,还坐在床上看书。从这时候,牛妈不在家时,她大概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幼儿园,上小班时留了头发,每天去了老师给梳头。中班时她对门的老师也没少给她梳。
3岁,在童创学画画,自己上课,自己整理书包;因为画的实在是随心所欲,学了一年不学了。
3岁半,牛妈想到自己小时候听评书的事,就买了《杨家将》,用了半年的时间解放了爸爸妈妈。到现在听了很多东西,MP3比爸妈还亲,听力非常好。也学会了“一心两用”。
四岁跳舞,为了不像爸妈那么粗壮。一直爱胡跳,以为喜欢跳舞呢,老师教的没怎么练过。就是下腰时,人家都特瘦,好下,她不胖但壮实有点硬,过年时自己天天练,练成了。此时背了一点《三字经》、《老子》。
5岁半弹古筝,为了不像爸爸妈妈除了看书没什么活泼的爱好。苦练时,很难过,练好了,很得意。就这么悲喜交加的练了3年多了,过了5级。此时背了一点《论语》。
5岁11个月上学,因为个子太高,差一个月晚上学一年也不合适。每天先跟着爸爸上班再送小学,在车上吃饭听英语磁带。背《孝经》,因为是老师的读书作业都背下来了。那年二舅爷爷去世,她没见过办白事,就用《孝经》里的最后一章盘问。
6岁11个月,爸爸调单位离家较远,妈妈完全接管,早上坐公交并背诗,问英语。或者背别的东西。家里开始上网,看了不少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以及天文的东西。后来骑自行车,就在路上听录好英语的MP3,或看打印好的文章。进校前都会说“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注意卫生”。此时,已经听完了《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西楚霸王》、365集的《汉声童话故事》、100集的《神话故事》和《东周列国》。《三国演义》听了无数遍。第一部是《杨家将》,时间长了能一段一段的说下来。她结婚的对象从白雪公主里边的王子改成了杨延昭,她有时会看上了另外一个人,比如项羽,要娶项羽,后来发现他爱发脾气,又决定把项羽休了。听三国时,看上了白袍小将赵子龙,现在喜欢的是神探狄仁杰里的李元芳,前几天,觉得余则成也不错。看了很多视频,定了理想,做考古学家。那可得天文、地理、历史、语言全懂,还要有数理的推理能力。人家说,那就学---------
一年级时,牛妈不太习惯天天紧盯孩子,书拿了吗?本儿带了吗?彩笔呢?校徽、小黄帽?其实美牛的自理能力还是很不错的,3岁上画画课都是自理,人家都是爷爷奶奶盯着,陪着上课,抱着上厕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刚刚6岁的孩子。
二年级开始时有一段不大听话,牛妈觉得因为上学对她管的太严肃,美牛心里总觉得委屈,怀疑爸妈的爱。国庆时正好买了本薛瑞萍的阅读日志,一下子接触了一大堆充满爱的绘本书,挑了色彩温暖的买了几本回来。并且改变要求她的态度,做了光荣榜,鼓励她完成应该完成的事,而不是事后批评,到11月份时又回复到相亲相爱的娘俩,直到现在。二年级开始看文字书,但是仍然喜欢图画书。现在也常抱一堆婴儿画报看。三年级寒假,过年放松,没太管,白天练字,背散文,晚上自己折腾完了看书,看到12点以后,把眼睛看出了结膜炎。(自己睡觉)
现在,6点50起床,7点吃饭,7点10-20分出发,7点30-40到校。这是正常的,中间出了问题可能就迟了。因为晚上不睡觉,早上尽量多睡会儿。
晚上,听东西写作业。大概9点-9点半上床,几点睡着就看她的精力还剩多少了,听MP3,看书。
一年级时牛爸牛妈在她睡觉后看电视,二年级开始基本上电视就不开了。从小,只要开着MP3或放本有趣的书在那儿,她都不会想起电视。也很想看,不让看就算了。
天生的看问题说话比较理智,从小没说过孩子话,经常为她犯错误或撒娇而提醒自己她才3岁,才4岁,才5岁,而为责备了她罚了她懊恼自责。4岁时就有人问上几年级了,前年暑假出去,人家客气地问她十一、二了吧,不只是因为个子高的原因。她那眼睛就没有无知过。牛爸牛妈不知道该报以什么情感合适。面对一个孩子无从比较,是优秀还是缺陷。
从小独立惯了,在家里自己没有闲着的时候,看书,画画,剪纸,叠飞机,翻跟头,蹦床,练功,泡澡,叠衣服,有一天把家里的地全部拖了一遍,闹了水灾。2年级寒假时在床上跳绳,100下,把本来就跳的差不多的床,跳了一个坑,大年头几天没法将就了,去买的新床垫。她可没当时说床坏了,是那几天,天冷牛妈陪她睡,好几天觉得这床该换了牛妈嘀咕,她才说的。一点都没觉着自己做的事有问题。还一本正经的说,妈妈我帮您检验过了,跳到一百下就坏了。
想得开,很多事情,自己安慰自己,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又觉得没事。很小就会安慰自己“没事没事”。摔跤不哭,打针不哭。没买到吃的,玩的都会想得开,不会闹。没考到100分,会很遗憾,也不会非常在意。自己会说,肯定还得努力。
因为自己总有的干,美牛的朋友不多,当她在真正体会到有众多朋友的快乐之前,她也不孤独。她也羡慕人家,但转眼可能就忘了,忙着呢。牛妈感觉这是个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
可能是听力和眼力好的缘故,知识面很广,牛妈和牛爸是以此为骄傲的。就是炒菜,那些调料也是门清。开心一点通的做饭,凡是她看过的都能记住,不比大长今里的小姑娘差。(之前牛妈还想怎么能记得住。)牛妈不大会做饭,正经做菜的时候,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美牛指挥。切的西红柿比牛妈还顺溜。
在牛妈的眼里,孩子好像没什么大毛病。
牛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