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关系》的正义与不要脸

(2016-10-25 09:27:00)
标签:

娱乐

中国式关系

陈建斌

马伊琍

分类: 影评日志

http://s8/mw690/001L2GFazy75Tbc5M9N97&690

前些日子,断断续续看了下《中国式关系》,作为陈建斌老师的粉丝,非常喜欢他扮演的马主任,正直、大男主主义、脾气犟、刚愎自用,冲呼呼的德性以及做事的风格,非常接地气,非常有魅力。他走来走去,骂骂咧咧,然后说,这事我担着,这种伟岸的气质,令人错觉以为是在看《甄嬛传》,为此他一举赢得了片中除开胡可以外包括马伊琍、叶一云在内的所有女性的心。

 

而胡可(俐俐),则是他的前妻。一个站在传统“媳妇”对立面的角色。马主任这个在外人看来,赚的动、工作好、有担当的老公,在俐俐眼中并不是。在她眼中,马主任是一个没情调,不懂浪漫,疏忽自己,事业单位上班赚小钱,工作大于家庭,不修边幅庸常的男人。


“过日子”,是她所不能再忍受下去的。

 

显然,这没有谁对谁错,站在老马的角度,他是对的,政治正确的,他恪守婚姻,进取上进,加班加点,不辞辛劳,是一根称职的家庭顶梁柱。放在真实社会中,老马这样的,已经算是塔尖上的老公了。而站在胡可(俐俐)的角度来说,她只是思想解放,勇敢地做出一个现代的选择,为了一生的“幸福”,做回自己一次而已,何况为顾及大局,她也是等到了女儿长大,才提出来。在此之前,她做足了一个传统老婆,该做的一切,并尽善尽美。有什么不对?

 

这种矛盾,无疑不可调控。就好像罗素所说,“现代婚姻中还有另外一种困难,这种困难是那些最早意识到爱的价值的人特别能感觉到的。只要爱是自由的和自然的,它必然兴隆茂盛;而如果爱是一种责任,那它只能凋谢枯萎。因为如果说你的责任是爱某某人,这使你恨他(她)。把爱同法律保证结合在一起的婚姻一定造成两头空。”

 

是的,“过日子”和“爱”是两回事。

 

相比“越过你失神的双眼,我送出红色的信号,你的双眼泛起涟漪,如靠近灯塔的海洋(选自聂鲁达《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下面的这个片段-----“他似乎比以前更忙了,晚饭都不大回来吃了,公然表示了对她的反感……而今他一下子露出了这样的一副面孔,令她骤然间感到了恐慌,危机(选自王海鸰的长篇小说《中国式离婚》”,显然是不好比的。这是最庸俗的比喻,“爱”是诗,而“过日子”是长篇小说,长篇小说冗长,相比诗的字字灼心,它可能更多的只是,细碎的日常,甚至面目可憎。

 

所以当老马知道被老婆婚内带绿帽子,而且还是被自己的下属扣的时候,这气急败坏的反应,注定就是熔断式的,歇斯底里的,不管不顾的。也管不着形象,体不体面了,他必须把婚姻“契约”的各项条款搬出来,破口大骂的搬出来,他不想挽回什么,他只是想出一口气。就好像,一个好好开车的人,突然被别人不安排理出牌的变道,撞了一样。

 

我样样都对,什么都没做错,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毫无疑问,这是胡可(俐俐)意料之中的,也是中国式社会婚姻关系,大家共识的该有的“反应”。这是烈火烹油的“正义”。


我印象中,一个熟识的邻居,早年得幸入赘一个有钱人家,后来中年逆袭,成为一个老板,正当大家认为那个姑娘有眼光的时候,他却选择了离婚。再后来,他便成了人众皆知的“坏人”。

 

对啊,他怎么能干这种事情呢?说好一起好好过日子,怎么就变了卦呢。要不要脸。

 

罗素曾说,“如果我们承认婚约是最终的和不可改变的,那就没有什么刺激能引起我们的幻想去迷失于婚姻之外,以为可以得到更心醉神迷的幸福”,而外面的心醉神迷,到底是“正义”,还是“不要脸”,我们无从说起。

 

我觉得《中国式关系》这部片子,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用了很大篇幅在讲述前妻与现任老公(老沈)一起与岳母之间处关系,用一种微妙的对比,把前后两任女婿,在同一个身份,同一个处境,同一张饭桌之上,不同的区别,进行了直观展示。

 

胡可(俐俐)很享受与老公共处的时间,老沈呢也准时准点回家,即便岳母咋咋呼呼,老婆也始终站在老公这一边,两个人有种其利断金的意味。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很高级。这种画面对于老马来说,无疑是“戳“在那边的,这意味着,抛开人物品性以及其他线索的走向,单从婚姻来说,胡可(俐俐)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她的勇敢,让她收获了她想要的一切,知心、知己、长情、陪伴,精神与物质全面金光闪闪。

 

而再来看老马在失去婚姻后,得到了什么。事业折戟沉沙后的逆袭,几个女性朋友的拥趸,以及一些社会好评。而他习惯的过日子,一个接地气的男人形象,则再也有没有了,他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大家的“英雄”。恩,“大家的”。

 

正如雷蒙德卡佛所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生不是什么冒险,而是一股莫之能御的洪流”。有些人选择成为一个大家乐于看到的“英雄“的形象,披荆斩棘,走到最后;而有些人,则开始走向另一条支流,也许这里风平浪静,鸟语花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