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影评日志 |
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所以,先讲点题外话。
青春讲穿了其实就2件事。拼发育,拼成绩。得一,青春便无限美好。皆无,则不堪回首。若干年后,拍各种各样电影来感怀“青春”的,其实都是这2方面的赢家。没办法,他们就是认为所有人的“青春”都是这样的,即便,他们整整“欺负”了“皆无”同学一个夏天。
前两年巨火的《老男孩》中有一幕,弹吉他的男主角一边对走过的姑娘微笑,一边则在“欺负”其他的小破男孩。嗯,男主角其实是“拼发育”方面的胜者,只是他没当回事。而所谓“青春”,就是理直气壮的挥发荷尔蒙,享受即得优越感带来的畅快。这本身当然没什么问题,老天赏饭吃,提前拥有一身肌肉,揍揍小同学,合情合理。但!人过中年,突然发现没追到校花,就满腔忧伤,感慨万千,就让人看不下去了。
谁规定,“青春”只是早发育者的温柔乡的。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只知道自私的看世界。他们根本不知道,那年被揍的小破男孩们,搞不好!也喜欢着走过的校花。更加不知道,小破男孩们一辈子在校花心中的形象,已经被自己亲手“糟蹋”了。(索伦·克尔凯郭尔,“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不管不顾,耀武扬威。当时,电影中的画面多少恐怖啦,男主角一遍揍着小破男孩一边还对校花微笑,好像揍着战利品一样。简直“惨无人道”。
但到底没办法啊,青春就是拼发育,先发育,先发制人。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情绪,在篮球场上,故意挥洒更多的汗水,吸引一旁的女同学。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气场,拿起一把吉他,随便弹点什么,都像那么回事。只有这样,才有足够的胸怀,穿起一件长衫,随便留下一个背影,都能成为女神。也只有这样,到了中年,才有足够的记忆,作为怀念的资本。不然,你说小破男孩们怀念个啥呢。难道是,青春痘?
当然!如果成绩好,也就另当别论。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被屡试不爽的当众表扬”,绝对算一件。这就像鸡血,打一次肥沃一次,直至,自信心和优越感坚不可摧为止。尤其是,像赵薇这样的“第一名”份子,情节更是严重,一副从来都是赢家的姿态,简直“高不可攀”,逼得“青春”惨淡的同学们心胸狭隘的想,“不就命好吗”。
所以,“只有你的青春永不腐朽”,分明就应该改成,“成绩,只有你的青春永不腐朽”。
甚至!很多时候,“发育早”的在“成绩好”的面前,也顶多是一句“呵呵”。因为,后者一本万利,中学、大学、事业,一赢到底,而前者指不定就要半路“夭折”,变成落魄的《老男孩》。于是,你会发现一条越来越明晰的“青春食物链”,谁占尽上游,谁吃尽下游,一目了然。
发育好又成绩好的在食物链的顶端,只成绩好居次,只发育好三席,其他,就没什么“青春”好致了,顶多致两粒青春痘。但不管如何,事实已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毕竟我们大部分都是“破小孩”。“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比如,一副苦样看他们出彩,或者一副贱样看他们出丑,就行了。正如皮浪说的,“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
于是,兜了一圈后,再去看与青春有关的片子,便心平气和了。哪怕是发育好又成绩好的女神拍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所以,言归正传,一句话,“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