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炖:投机斗不过宿命

标签:
电影影评冰血暴科恩娱乐 |
分类: 影评日志 |
没有办法,对于生活的明天已是可有可无的人来说,麻木不仁或已然是仅可有的态度。就好比,一头没有表情的兽,颈上的屠刀早就削平了它或可有的表情一样,等待的只有约定成熟的宰割。《冰血暴》当中的金发连环杀人凶手彼得·斯特曼,就有这种标志性的麻木,对于他来说,干掉一个人,与干掉几个人根本没什么差别,无非都是一笔血腥的灵魂出卖,甚至可以草率到,一时的心胸不爽,就要用子弹或者斧头来捋顺的地步,钱或不钱都无关紧要。
这一种麻木不仁显然是无可调控的,是宿命的必然,科恩兄弟似乎是对于这样的角色,总是会投以格外的重量。2007年《老无所依》当中哈维尔·巴登饰演的杀手,亦就是这样如出一辙的人物投射。根本没有杀戮以外的恻隐之心,也没有稍显犹豫的半点思考,一副死前不干掉100个王八蛋眼中钉不够本的气势。于是,彼得·斯特曼毫不犹豫的把同谋扔进了削木机里,而哈维尔·巴登则干脆见人杀人见鬼杀鬼从头杀到尾。
当然,相较而言《冰血暴》当中的彼得·斯特曼,总的来说是要比哈维尔·巴登看起来“正常”一点的,毕竟冷静下来后,他爱干的事是和家庭主妇一样的,一部偶像剧他甚至可以看上一天一夜。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分明就是“缺少爱”的表现,不堪的童年或是一切的根本。没有交流,憎拒交流,亦都是心理缺陷的行为表征,宿命源头上的思维定式,已经容不得他有其他思考。于是,他的同伙史蒂夫·布西密劈头盖脸的过激言语,显然换来只能是他抡起斧头直接砍下去的行为。
他根本不可能有女主角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那样的生活。这也根本不是他能选择的,宿命让羚羊成为狮子的午餐、斑马成为鳄鱼的佳肴从来不讲情面,有的也从来就是约定成熟、麻木不仁的定律。他成为了彼得·斯特曼他就是彼得·斯特曼,他就要背负所有这个宿命所有背负的一切,包括童年不堪、一事无成、颠沛流离、性格崩坏、以及为了几万块便要杀人放火的行径。因为,他不可能像女主角那样学业有成、立业安家、正常社交、升级加薪、生子爱人,这一切都不属于他,就好像鳄鱼永远不可能跑去平原成群奔跑一样。
而同样是罪犯的史蒂夫·布西密则显然怪咖的多,似乎是另一种性格的宿命演变,追根溯源的话,与他在《落水狗》当中的角色形象倒是一脉相承,一样的神经质、一样的燥郁,也一样的怪。毫无疑问,科恩兄弟对于这个角色的处理,似乎就没彼得·斯特曼那样宅心仁厚了。甚至不怀好意的把这一种性格的劣根性全盘放大,从一开始的猥亵圆滑,到之后气急败坏的凶相毕露,一点都不留情面的剖于面前,连血腥味绽裂的诀曲,都搞的狼狈不堪,甚至还要被同伙用削木机对待,死无全尸难道是这一种角色之于科恩兄弟的对待态度?
彼得·斯特曼与史蒂夫·布西密这2个老实说都是宿命上的弱者,比起汽车经理杰里威廉姆·H·梅西的妻子,或者说他的丈人来说,根本是亏本人生的弱势群体。于是,他们之间有交集,也只可能是虎视眈眈或者干脆就是你拿点钱来赎回自己。而杰里这种角色,则显然很懂得宿命上的弱者与宿命上的强者之间的互需理论,于是诡计上心,魔鬼敲门。
(设计让妻子被假绑架然后让有钱丈人来掏钱从中牟利的计划,怎么看都和当下的“假离婚”是异曲同工的事情。只不过一个发生在明尼苏达,一个在天朝罢了。而后者的成功几率亦显然高太多,因为毕竟夫妻双方共谋那叫其利断金,而丈夫一个人乱搞,那就叫自作孽不可活。)
于是很显然,当杰里与彼得·斯特曼和史蒂夫·布西密站到一条船上的时候,就注定要迎来不可收拾的烂摊子,“双赢”的无本买卖亦要轻易的发展成“共输”的亏本买卖。因为这3个家伙的宿命都太差了,稍微好一点的杰里亦并不会因为加法,而把这一个组合的宿命带好,上帝不会放眼不管这种“自作自话”的事情,上帝只会让他们“自作自受”。
于是,杰里很快失去了妻子,丈人,以及设想中的100万,一切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一切也都全然出乎意料。彼得·斯特曼与史蒂夫·布西密这2个家伙从假装绑架到杀人再到连环杀人根本只花了几分钟的时间,根本不经大脑,甚至他们都不知道这笔买卖有100万,便不管不顾的把身家性命都搭了进去。
杰里是不会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的,就好像他无法料到丈人会这么固执一样。于是,他的窝囊亦注定要在他那已然不堪的宿命囹圄中,更显郁郁寡欢。投机主义,在他的宿命中显然只能做一次,那就是婚姻。(插一句,如果柏阿姨都无法解决,那就认命吧。)
女主角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似乎从头到尾闲庭若步,这么大的连环杀人案也破的坦然自若,在所有角色哪怕是收费站路人都狼狈不堪的情况下,她却美滋滋的把家庭美满的和谐景象写满了谢幕画卷。这到底是作为科恩老婆的特权,还是反讽宿命的不公平,或是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另一种深刻反思?
冰雪两茫茫,不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