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下降,小心这种致盲眼病找上门!

眼胀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有可能是青光眼的早期症状。冬季是青光眼的高发季节,但是很多人对青光眼并不了解,没有留意发病信号,从而延误了治疗,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下面就请兰州普瑞眼科医生为大家介绍一下冬季为什么多发青光眼,又该怎样应对。
冬季为什么容易诱发青光眼?
冬季气温寒冷,温度下降,寒冷会严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放大,导致房角狭窄,房水流出遭到阻塞,引起房水满溢、眼压变高,从而导致青光眼突然发作。
冬季北方空气相对干燥,有些人就会喝大量的水,大量喝水会使房水明显增多,导致眼压增高,发生青光眼。
青光眼的早期症状?
青光眼早期症状多种多样,因青光眼类型以及病情变化而不同。如,开角型青光眼在早期可能没有症状,只有在偶尔的眼部体检中才发现有青光眼病变。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可能会发生包括眼痛、眉根肿痛、视力模糊、虹彩、视力波动等症状。一旦发生急性发作,视力会显著下降,并伴有发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等到发现问题严重后,去医院被确诊为青光眼时,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的缺损。
青光眼的初期症状一般是虹视或者视物不清。
视物不清多发于人在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或者黄昏的时候,这种症状一般不会很久,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就会恢复。
虹视是指看光源的时候会出现一圈彩虹一样的光晕。
冬季如何预防青光眼?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和过度兴奋。
在强冷空气来临时尽量不外出,以减少对眼部的刺激。
不要长时间待在光线昏暗的地方。
戒烟酒,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兰州普瑞眼科医生提醒,尽管青光眼致盲不可逆,但得了青光眼的朋友不要过于担心,只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加上日常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与粗粮等润肠食物,促进眼部的血液循环,降低眼压,也可以及时控制青光眼对眼睛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