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大会王立群教授的几处错误点评

(2017-02-04 09:38:23)
标签:

阿杕

王立群

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正在央视热播。出于对中国传统诗词的喜爱,笔者每天晚上都守定中央1台,一边观看,一边答题。题目虽然很简单,但也经常有答错的时候,所以,学习,永远需要。

节目的几位点评嘉宾,都是央视培养的百家讲坛中的明星学者。于诗词,不是真正的专家。但他们都是文史领域的,也不能算是外行。

但是王立群教授的点评准备随意,错误较多,反映了他的知识面真的是有些有限。

第一个错误:“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什么时候喝的酒?

在诗词大会的第四期节目中,在讲到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由“劝君更尽一杯酒”,提到喝酒的时间。在诗词大会第一季的节目中,王教授就说,最可能是昨天晚上喝了一个通宵的酒。这一次,他说,还是理解成昨晚开始喝,喝了一个通宵的好,并且还提到了现在的一首流行歌曲《鸿雁》,里面有一句歌词,“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节目还请选手唱了几句,还配了此歌的背景唱腔。于是乎,王维的那首诗,喝酒就好象真的喝了一个通宵一样。这是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相一致的一种想当然。现代人,要送别,很多是提前组织一下酒局,进行一下告别。但是古代人并不是这样。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那个时代而言,送别要进行所谓“祖道”,最早是一种祭祀路神的仪式,后来演变成在分别场所的酒宴送别,地点一般是在长亭,或者道路边,或者城门外等等,酒菜是特意带来的,如果附近有合适的房舍当然更好,没有就野外,也有的是搭起临时的帐子,可以遮风挡尘。不要说唐代,就是宋代也基本如此,比如柳永的词《雨淋铃》有“都门帐饮无绪”的句子,这就是送别时在城门外搭起了帐子了。所以,《送元二使安西》的酒,就是在送别前喝的,之所以喝,是古人的祖道之礼,时间就是那个下了朝雨的早晨,地点就是在路边的青青客舍。在唐代,都城长安是在渭河之南,而所谓渭城,也就是古咸阳,在渭河之北。出使西域的人,如果从都城出发,是先出都城,到河北,经过魏城,再西去。所以,那时的“祖道”送别仪式多在渭城进行。王维的诗被谱成曲,是当时最最流行的金曲之一,被称做阳关三叠,原因是在渭城,相关的送别仪式非常多,歌词可以撼动无数别人的心扉。所以,王教授的解说只是按现代人的生活习惯进行的想象,是不符合当时的情况的。

第二个错误:雕板印刷大发展,导致宋代人更能用典吗?

在诗词大会的第五期节目中,提到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康震教授说,这首词用典非常多,有人有非议,但是对当时的人,这是很平常的。王立群教授补充说,宋代雕板印刷技术进步,导致宋人获得书籍更容易,所以用典也就更多。这个观点,笔者认为,这也是想当然,根本就站不住脚,李商隐是唐代人,以用典多且不好理解而著称,并不亚于宋人,他那时雕板印刷才起步不太久。众所周知,六朝时代,骈文和赋文都比较流行,这两种文体都以用典繁多而著称,可六朝时还没有雕板印刷呢?现代人的印刷术空前发达,可现代人不仅写文章基本不用典,而且连古人的寻常典故都读不明白,必须看注。可见,能不能或喜欢不喜欢用典,是时代的文学风气使然,与印刷术和书籍容不容易获得没有关系。退一步讲,书容易获得,就一定读得好吗?容易获得,反而让人不珍惜读书的机会。现代学者治学的粗疏实际上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个错误:“门前流水尚能西”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吗?

在诗词大会的第五期节目中,提到苏轼的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本是有些豪放色彩的,可是王立群老师说,中国的地势是东低西高,所以中国的河流基本不能向西流,所以苏轼的这句词不合中国的国情。王老师的这个观点,不太合适。中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态势是一个从宏观上的总结,是一个大概性的大致,不能适用于微观上的细节。在微观的细节上,中国不仅有长江、黄河这样的巨大河流,也有地图上难以标注的村前的那条小河,实际上,从微观上说,向西流的小河在各条大河的流域都是很多的,同时,河流通常是弯曲的,总体上向东去的河流也不排除在某些河段是向西的,当然也有向南的,向北的。所以,苏词中的“门前流水”当是微观上的具体的那条小河,而不是指长江黄河这样总体上向东去的大河。这样的小河,当然是“尚能西”的,不存在不合中国国情的问题,王教授的地理知识也太过于笼统了吧。当然,在中国,向西的河少于向东的河,所以,苏词不仅在地理事实上是完全合理的,而且,前后两句的词意,其对比说明也是恰当合理的。

这点评中的三个错误,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考虑到电视节目的受众很多,谬种流传的可能性很大,相关的点评嘉宾还是细致、严谨一些的好。

2017年2月3日



本博推荐文章:

从诗词大会蒙曼教授的一处点评说开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