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尸体秦惠王刑罚《东周列国志》商鞅阿杕文化 |
分类: 读史随笔 |
古有“车裂”之刑,一般的解释,“车裂”就是“五马分尸”,也就是将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用绳子绑在五匹马、或者是五辆车的后面,然后让马或车向五个方向奔走,以撕裂受刑者。如果真是如此,显然,这是一种酷刑。
许多人说,商鞅就是受此刑而死。
《东周列国志》更有意思,说商鞅是“五牛分尸”,不知道有什么根据,不过,那意思也没有太大的分别,只是“马”换成了“牛”而矣。
但是,读《秦始皇本纪》,在处理嫪毐谋反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皆枭首,车裂以徇,灭其宗。”先枭首,后车裂,由此可见,“车裂”不可能是“五马分尸”,至多只能是“四马分尸”。
《史记·商君列传》是这样说的:“秦惠 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这里的“车裂”就是“五马分尸”。根据《史记·六国年表》“商君反,死彤地”的记载,商鞅也不是像一些人理解的那样,是被抓获,押回咸阳处死。所谓车裂,针对的只能是他的尸体。
从《史记》的记载中还可以看出,此一刑罚在秦国使用的并不罕见,如果“车裂”真的是“五马分尸”那样大张旗鼓,先秦的其它文献应该有所反映才对。
笔者认为,由于古人比较重视全尸,所以这一刑罚实际上就是针对罪犯的尸体,就是将尸体用刀或斧分割,摆在刑场上示众。至于为什么叫“车裂”?是秦人的一种方言,还是将犯人的尸体分割后放在车上游街,这个还需要继续探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司马迁的时代,“车裂”一词应该一听就懂,不需要专门做注。
其实,换一个角度,从行刑成本,场地要求,以及人体四肢承受拉力不可能相同等方面去考虑,“车裂”是“五马分尸”的可能性也相当小。(文/阿杕)
2010.4.6
本博精品博文推荐:
刘邦用什么极端手段表达对儒人的厌恶?
李清照为什么写“项羽不肯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