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斗拱风格在保国寺建筑上的运用

(2010-11-04 06:13:57)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6007da4eg942db6fdbd05&690

http://s11/middle/6007da4egdc9c95012e8a&690
                              此乃北宋时期的“无梁殿”

    中国馆是上海世博园内的标志性建筑,里里外外都透露出传统的中国风情,“东方之冠”就是用一种叫做“斗拱”的传统技术建造的。

   斗拱建筑风格由来已久,在宁波地区就保留着北宋时期的一座著名建筑:保国寺,历经千年不倒不塌,堪称奇迹。一般来说木结构建筑60年左右就开始倾圮、损毁。而保国寺能够存留至今,尤其是在气候湿润、白蚁横行的南方地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保国寺大殿内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勘称神奇。这种现象的产生究其原理,众说纷纭,其解释有两种:

   一种是材料解释说:大殿的构件用料是一种叫黄桧的木料。黄桧,又名扁柏、罗松,它的历史可追溯至2亿年前古大陆,与银杏、水杉等同为世界顶级的古老珍宝。其木质坚硬致密,内部累积大量芬多精,可以散发出独特浑厚的原木芳香气息。材料解释说正是建立在黄桧这种特性基础之上,因其材质特性,大殿内鸟雀畏避。

    另一种解释为空气流动说:空气流动说认为是由于大殿结构使内部的通风性能较好,空气在这里形成了强的对流和漩。

http://s16/middle/6007da4eg942dc852fb4f&690

   保国寺的闻名,在老百姓眼里,多半源于这座“无梁殿”,传说整个建筑是没有梁的,且整个建造过程没有使用一枚钉子,非常神奇。

  保国寺大殿外表看起来像是没有大梁支撑的,其实它是在前槽天花板上,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因在下面不容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这种做法可能也让鸟雀少了些栖息之所。保国寺的整个大殿没有用一枚钉子,而是采用了中国传统木构体系建筑中独有的斗拱榫卯技术。同时,斗拱之间都有榫卯做法联接,是一种柔性的连接方式,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不易发生断裂。

     http://s9/middle/6007da4eg942de0ab5138&690
                                  大梁上的镂空藻井
http://s6/middle/6007da4eg7537ca9cf765&690

http://s15/middle/6007da4eg7537cd3d856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达蓬山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