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州桥与鲁班的传说

(2009-06-04 18:16:19)
标签:

文化

 

天下第一――赵州桥

 http://www.hebeidaily.com.cn/images/20021018/zhaozhouqiao.jpg 天下闻名的赵州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2.5公里处洨河之上,距石家庄市东南区域仅有45余公里。赵州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座敞肩拱石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601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此桥全长64.40米,拱顶宽9米,两端宽9.6米,跨径37.38米,拱矢高7.23米。这座桥建得精巧新奇,造型优美,通体为巨大花岗岩石块组成,28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组成单孔孤形大桥横跨在洨水两岸。桥大拱两端之肩上又各设两个小拱,这些敞开的小拱减轻桥身重量的同时,又起到了减少流水冲力、加速畅洪的作用,设计可谓非常科学合理。当时,使用这种敞肩拱还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次,属于开先河之举。    

   安济桥在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敞肩拱”的运用,实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拱桥。在欧洲,直到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和卢森堡建造的大石桥,才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比安济桥晚了近1300年。知道安济桥的西方桥梁专家也都认为,安济桥敞肩拱建筑,堪称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安济桥首创桥梁工程史上的新型结构,表现了精湛的施工技术,又是一件艺术珍品。它横跨洨河,宛如长虹飞架,巨身凌空,气势雄伟。弧形平坦的主拱线上,对称地轻伏着四个小拱,仿佛四个巨型花环,装饰在桥身两肩,轮廓清晰,线条明快,在恢弘之中,透出矫健、轻盈的美感。大桥顶部,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兽,寄托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无疆的良好愿望;栏板和望柱上雕刻着精美的石雕群像,各式蛟龙、兽面、花饰、竹节等,尤以蛟龙最为精美。蛟龙或盘踞游戏,或登陆入水,变幻多端,神态极为动人。雕作刀法遒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

  

  因赵州桥属于“鬼斧神工”之作,千百年来,民间均传说此桥是神仙鲁班祖师修建的。其实,赵州桥是我国陏代杰出的匠师李春和众多石匠集体建造的,有史记载。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
  公输般很注意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研究,他受自然现象的启发,致力于创造发明。一次攀山时,手指被一棵小草划破,他摘下小草仔细察看,发现草叶两边全是排列均匀的小齿,于是就模仿草叶制成伐木的锯,他看到各种小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就用竹木削成飞鹞,借助风力在空中试飞。开始飞的时间较短,经过反复研究,不断改进,竟能在空中飞行很长时间,公输般一生注重实践,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作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由于成就突出,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
    由于父兄们耐心地传授,加上他勤奋地学习,长大后成了一名优秀的工匠,并有过许多的创造发明。

 

 

 

 

    位于石家庄市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安济桥,则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独占鳌头,更以高超的科学艺术价值而驰名中外。

 

    安济桥,坐落在赵县城南洨河之上,因赵县古称赵州,所以又称赵州桥,又因大桥以石砌造而成,故当地俗称大石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

 

    安济桥建于隋代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该桥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大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唐代中书令(宰相)张嘉贞在《赵州大石桥铭》中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从整体来看,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成为“坦拱”,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马运行。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成一体,既便于施工,又便于单独修补。这样大跨度的坦拱,对桥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难度高。而桥台却是既浅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仅1.549米,由五层排石垒成。其地基是承载力较小的亚黏土。在这样的地基上,用这样小的桥台,建这样大跨度的石拱桥,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而安济桥最大的科学贡献,则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创造。在大拱的两肩,砌有四个并列的小拱,既增大流水通道,节省石料,减轻桥身重量,又利于小拱对大拱的被动压力,增强了桥身的稳定性。这就有力地保证了安济桥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经受住无数次洪水冲击,八次大地震摇撼,以及车辆重压,千载如一日,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赵州桥是我国造桥史上的杰作,是隋代杰出工匠李春和众多石匠共同建造,是著名的华北四宝之一。但在民间传说中,认为此桥是巧匠鲁班所建。说是昔日,河水浊浪翻滚,汹涌而下,两岸百姓只得靠木船摆渡。一天夜里,月光皎洁,木匠祖师鲁班,赶着白花花的羊群来到这里。瞬间,羊群化作各种各样的石头坐落在河中。鲁班借势挥锤动工,至拂晓时分,

 

    一座奇特壮丽的“赵州桥”身披晨曦,婷婷玉立于河之上。这一喜讯,立即轰动了百姓,也风传到仙界。“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十分惊讶,约了柴王爷一同来试桥。张果老倒骑毛驴在前,驴背褡裢里装着日、月;柴王爷推小车在后,运载着五岳名山。行于桥中心,将桥压得摇摇欲坠。鲁班见势不妙,一纵身跳入水中,用手将桥托住,石桥安然无恙。桥身经过这样的重压,也就更加稳固。于是,桥面上留下了清晰的驴蹄印、车道沟;桥底留下鲁班的手印。正如民歌《小放牛》所唱的:“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赵州安济桥建成以后,在我国造桥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四邻出现了敞肩拱桥,而且远离河北赵县之外甚至遥远省区也受其影响。其中最典型的一例便是位于赵县县城西门外清水河上的永通桥。

 

永通桥建造年代,由于没有原始资料,历来众说纷纭。据1986年从桥下出土的桥石构件和刻字考证,永通桥始建于唐代永泰初年(公元765年)。但桥下出土的物件的风格,很像隋代作品,于是也有的认为,永通桥和安济桥是同时建造的,或者说,永通桥的建造年代在隋末唐初。永通桥的结构形式,完全模仿安济桥,因其修建时间晚于安济桥(大石桥),而且形体又小,故人们将其称为小石桥。

 

永通桥也是一座单孔敞肩弧形坦拱石桥,全长32米,宽6.3米,主拱也采取纵向并列砌筑法,由21道纵向并列的拱券石砌成,跨度26米,拱矢约5.2米,桥面跨度很小,近于水平,极其便于车辆通行。在桥的拱肩上大拱上同样伏设四个小拱,小拱与大拱幅度之比大于安济桥,这是匠师因地制宜的创造性运用。

 

永通桥的雕刻非常精美,桥面两侧有方形座柱22根,在现存的栏板上,在各小券的撞券石上,都有精美的浮雕,画面生动逼真。所以,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大石桥看功劳,小石桥看花草。”是啊,大石桥(安济桥)创敞肩坦拱之先,对世界桥梁史有重大贡献,小石桥(永通桥)步其后,则有装饰精美之巧,若干部分甚至超过大石桥。两桥同在一地,相距仅3公里,所以古人将安济桥与永通桥并称为赵州“奇胜”。

 

永通桥的修建承袭了安济桥的许多优点,而且有许多标新立异的发展,永通桥和安济桥一样,也在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1961年国务院就将永通桥与安济桥一同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州桥是中国第一座石孔桥,其结构厅特,气势非凡,被誉为华北一宝。民间有“沧州狮景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的民谚,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史册上关于赵州桥的歌谣和文学作品不胜其数,在民间更是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1、张果老为什么倒骑毛驴 古时候有一位能工巧匠鲁班;他用一夜时间,在赵州城南郊河上建成了一座大石桥。这振奋人心的消息,被当地百姓很快传向四面八方,而且越传越远,一直传到了天上,被仙人张果老听说了、好奇的张果老不相信鲁班有如此大的本领,他就骑上毛驴直奔赵州郊河而来,想看个究竟。半路上,张果老又碰见柴王爷推车、赵匡胤拉车,于是,邀他二人同去赵州。三人来到赵州郊河畔,仔细一看,心中不由的暗暗惊叹,你看哪,赵州犹如苍龙飞架,新月出云,又似长虹饮涧,玉环半沉,太妙了。三人赞叹道:“鲁班造桥果然名不虚传,真是天下奇工啊!” 这时,好动心计的张果老,拍了一下柴王爷的肩膀,悄悄地说:“咱们这次来不能白跑一趟,应该考验、考验鲁班,不让他由此产生骄傲情绪”。 柴王爷和赵匡胤一听,非常赞同,连声说:“好主意,好注意!”说话之间,鲁班前三位仙人迎面而来,连忙招呼道:“欢迎三位贵客光临!多多指教!” 张果老问道:“鲁班先生,听说你造的这座桥不错,而名扬天下,能让我骑上毛驴过一趟吗?” 鲁班听了,毫不在意地说;“自从这座桥建成以后,千军万马都过得去,你这小小的毛驴不在话下。” 张果老接着说:“如果,我骑毛驴能平安走一进,我从此以后倒骑毛驴。”再说“如果,你建的大桥经不住我走一趟,请你远走高飞,不要在此逞能,体称天下匠师。” 鲁班苦笑着说:‘好吧,答应你的条件。”于是,扬扬手让张果老过桥。这时,柴王爷和赵匡胤也拍着胸脯问道:“你看我们俩个呢?” 鲁班用目光扫了他二人一眼,满不在乎地说:“大车小辆从早到晚在桥上过,就凭你们这辆破独轮车,还能把大桥轧坏?太可笑了!”于是又让二位过桥。三位仙人见鲁班如此傲气,很不是滋味,心想:“好你个鲁班,竟如此目中无人,今天考验你,是考对了,非让你尝一尝我们三位的厉害不可。” 眨眼间,三人走上桥,张果老转身一施法术,聚来星辰日月,顺手装进身上的褡裢里。柴王爷和赵匡胤施用法术聚来了五岳名山,轻轻地放在了独轮车上。由于载重猛增,小毛驴被压的呼呼呼味直端粗气,小车被压的吱咛吱咛直响。三人还没有走上桥顶,大桥就经受不住了,开始摇晃起来,鲁班一看,情况不妙!急忙跳下河去,举起一只手,用尽全身力气托住桥身,大桥才转危为安纹丝不动了。三人平安地走过赵州桥,张果老过桥后,向鲁班当面认输,从此以后倒骑毛驴。

2、古桥仙迹的来历 在古老的赵州桥面上,能清晰看见几道车压形成的小沟壑,这里面也有着一个动人的传说。话说当年张果老、柴王爷、赵匡胤过桥时,因毛驴载重过大,留下了几个深深的驴蹄印。柴王推的独轮车超重,车轮子在桥面轧了一道深沟。赵匡胤拉车用力过猛,柴王爷右脚一滑。跪在桥面上,留下了一个大大的膝盖印。在桥的拱顶东侧底面,鲁班用力托桥身时,留下来一只大手印。这就是古桥仙迹的来历。并誉为赵州第一胜景。后来,京剧《小放牛》里这样唱道:女:赵州石桥什么人修? 玉石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男:赵州石桥鲁班爷修。 玉石栏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3、为什么马王爷三只眼  三位仙人过了大桥以后,张果老认输倒骑毛驴。鲁班才真正松了一口气。他闭上一只眼,手搭凉棚仔细一瞧,才看出这三位贵客不是凡人,原来是仙人下凡度化于我,我有眼不识泰山,连神仙、凡人都看不清,差一点出了大事情。白长两只眼,一怒之下,用手挖下一只眼珠来,一下子甩在桥面上,非常伤感地走了。鲁班哪里知道他的眼珠已有了仙气,眼珠活蹦乱跳,闪闪发光,象一颗晶莹的珍珠。 恰巧,马王爷从桥上路过,发现前面有一颗银光闪闪、活蹦乱跳的眼珠子,心想:“是谁把这么珍贵的眼珠子丢在这里呢?丢掉怪可惜的。”于是,他信手检了起来.啪的一声,安在了自己的前额上。并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有人找,马上还给他,摘取很方便’”因为,鲁班扔了眼珠后,再也没回来,所以,马王爷从此成了三只眼。

4、为什么瓦匠、木工吊钱用一只眼 鲁班虽说只剩下一只眼睛。但由于化建造了赵州桥而名扬夭下,人们都尊重他、爱戴他,称他是天下工匠的祖师爷。工匠们都摹仿鲁班的一举一动。所以,一直到今天,瓦匠和木工在劳作时,吊线都用一只眼睛。原来,这是从鲁班哪里学来的。

5、赵州桥上为什么有饕餮 传说赵州境内的交河是西天王母娘娘为防止牛郎与织女偷偷相会用金钗所划,一夜之间突然形成,并与天上银河相连,称为通天之河。大河形成后,王母娘娘还是不放心,就派天将二十八宿潜伏交河,日夜镇守,担负监视阻止牛郎、织女相会的重任。二十八宿性情凶猛残暴,自从下凡以后,在交河两岸胡作非为,兴风作浪,翻渡船,吞游客,淹农田,断桥梁,弄的沿岸百姓鸡犬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能工巧匠鲁班由山西去山东路过赵州,见此惨境,心痛万分,便决定在此修桥为当地黎民百姓排忧解难。但由于二十八宿从中作怪,桥梁日修夜毁,终不得成功,鲁班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饕餮是一位天神,属龙王家族中的一员,性情刚直无私。二十八宿曾放天河之水淹死尘世百姓,被饕餮得知,下凡将水喝干,百姓方得解救,因二十八宿告发,被王母娘娘打下凡尘,贬入东海栖身。鲁班修桥,日修夜毁的消息被饕餮得知,他来到交河相助。遭到二十八宿的强烈反对,是大战一场,因二十八宿不是饕餮的对手,败下阵来逃回光庭,告知王母。王母一听大怒,立即派来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地煞、三十六天罡、九么星君和六丁六甲帮助二十八宿捉拿饕餮归案。 二十八宿原为人间汉光武帝的开国大臣,到天宫后备受王母娘娘的庞爱,众天神无一不受他们的陷害,所以众天神对王母娘娘听信谗言、昏庸残暴的手段极为不满,对二十八宿怀恨在心。于是来了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众天神不但不帮助二十八宿,反而与饕餮一起参抗天庭,合伙杀死了二十八宿。为了尽快建成大桥方便百姓,饕餮大口一张,就喝干了交河之水。鲁班在众天神的帮助下,一夜之间架起了这座犹如长虹的大石桥——赵州桥。众天神因违反了天条,不再回天庭,从此和饕餮一起永远驻留在大桥石礅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