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博会:民族企业揭晓“中国制造”路径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产业评论 |
长虹集团在第12届科博会上展示了中国第一条等离子屏生产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虹等离子屏无疑让国人心头为之一喜。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知识产权的问题已经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焦点。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科博会一号馆历来都是各厂商竞争最为激烈的场馆,以往各届都被欧美日韩大型跨国公司“垄断”,今年却大相径庭,长虹、联想等民族高新技术企业牢牢占据了科博会一号馆的黄金展位,民族企业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
长虹新型等离子显示屏
随着数字化、薄型化、大画面时代的到来,使平板电视将成为市场绝对的统治者。但目前平板电视产业的现状对于国内民族企业不太乐观,因为平板电视上游屏的主要制造厂家集中在日、韩等国家,这些跨国企业为了确保垄断地位,几乎无一例外都实施“垂直整合”的发展策略,既生产屏又生产整机,对于技术也进行严格封锁,以确保中国同业企业不能对其构成威胁。结果就是,一方面,国内彩电企业拿不到具有竞争力的等离子屏,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另一方面,国内彩电企业“不能在合适的时间拿到合适的屏”,错过市场竞争的节奏,导致赔本赚吆喝。而国内企业也开始向上游面板进军,主要集中在低世代的液晶面板领域,普遍生产37寸以下的小尺寸液晶面板,与主流的市场需求还有很长的距离。换句话说就是,我国电视产业在当前平板时代太过被动,如果不解决产业链战略缺失的问题,不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那么必将长期陷入“中国组装”的尴尬局面。
单单从等离子产业来看,现在全球主要的等离子企业如松下、三星、LG,全部实施“垂直整合”,产业链也相对封闭。这些企业屏与整机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协同生产,对外销售的屏数量有限。长虹等离子屏量产让中国彩电企业看到希望,至少打破国外企业在大尺寸平板显示屏的垄断,让国内彩电企业多了一个上游供应商。
长虹的举措,也让民族企业得到启示:一个企业如果要维持或扩大其市场份额,必须不断地改善或更新其产品,在市场引导中灵活改变策略,在消费者引导中提高品质。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则成了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成功的创新成果可以推动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发展,使其立于科技领先之位,从而构成重要的竞争力源泉和绝对的优势。另外,也只有注重自主创新、注重研发投入、注重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并处处占据先机。(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