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等离子逃离:中国平板电视向上的发端(转载)
(2009-06-11 11:11: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产业评论 |
受金融危机影响,曾与松下、三星、LG、日立等企业并称“等离子五虎”的日本先锋公司早在今年2月就宣布放弃在华平板电视业务。随后,日立也相继传出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
尽管这一现象的明面因素业界都归结为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影响的加剧显现,但暗面里的因素离不开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量产,使得国内厂家依赖“洋技术”向国外厂商购买面板的局面一夜之间被彻底打破。这种供求关系的逆转,使洋品牌失去了最大的屏障优势,缺乏规模优势的洋品牌选择退出或许是最好的一种办法。
以中国自古以来的军事谋略而言,“远征”固然可以取得更大的疆土,但对自身实力也会造成巨大的消耗,在经济繁荣时期,“远征”是企业壮大拓宽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但在经济衰退时期,“远征”需要强大的相对比较竞争优势做后盾。特别是在当地市场的对手已经掌握核心技术的时候,舍近求远无疑有点像飞蛾扑火,向着那一束光,反倒丢了身家性命。
根据中怡康的统计数据,2009年第一季度国产彩电品牌市场份额大幅飙升,整体销售量占有率已经超过60%。长虹、海信、创维、TCL、康佳占据了中国平板市场的前五名。而另有专业机构分析,日韩平板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已出现大幅亏损,收缩战线撤退中国市场的保守策略将是他们近几年内的主要立身之本,由此,大幅降价局面今年也不可能再度出现。
因此,从这个层面看,在当前的现实语境下,缺乏规模优势的外资等离子逃离中国市场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另外,有必要引起关注的是,家电制造业的重心正在西移,特别是四川可能将成为未来高端家电制造业的核心战场。当家电制造业扎堆四川时,可以促进该区域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配套,从而使长虹从产业链整体发展当中获取更大的效益。
因此,对长虹而言,外资等离子逃离中国,长虹已无须担心“攘外”,此天时也;家电制造业重心西移,长虹在“安内”方面又占据先机,此地利也。长虹现在唯一担心是:如何让消费者早日消除对等离子电视的误会,获得人心,实现人和。
随着更多的中国彩电企业进军上游显示屏,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品牌集中度会越来越高,民族品牌必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彩电企业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重塑CRT时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