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误读的诗词之《咏鹅》

(2013-07-10 21:02:44)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词
http://s2/mw690/6004f6ecg7cea641f2871&690

提到古诗,所有人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想到骆宾王的《咏鹅》,这是一首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古诗,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被当作儿童教学的传统启蒙诗歌,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是第一首古诗。这首诗之所以有如此之高的知名度,我想不外乎一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首诗明白如话、通俗易懂,也可以说是老少咸宜了。

其次,这首诗是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即景即兴而作,无意之中,给这首诗添加了一些传奇的因素。

第三,这首诗生动活泼,色彩对比鲜明,充满童趣。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首诗,居然还存在着分歧。

其实,在孩子没有入学之前,好多家长都会教自己的孩子背诵这首古诗,我也不例外,在女儿两周岁的时候,就教女儿背了,女儿也很快就学会了。

后来,又给女儿下载了一些关于古诗学习的视频,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它把古诗融进日常的生活中,但是里面将《咏鹅》这首诗的第二句读成了“曲颈向天歌”,而我自己从小接触的都是“曲项向天歌”,我以为是视频中儿童的误读,然而,反复看过之后才发现,绝对不是误读,视频中的老师也是读“颈”,还有视频的配图,都是“曲颈向天歌”,我有些疑惑,虽然明白二者的意义相同。

本想不给女儿这个视频看,又感觉挺有意思,不像其它的那么单调,再加上女儿已经会背诵《咏鹅》了,也就没太在意,一段时间之后,女儿再背《咏鹅》的时候,就背成了“曲颈向天歌”。

于是,我赶紧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的确有“曲颈向天歌”这个版本,但大多数还是“曲项向天歌”,由于女儿现在还小,便不打算向她解释,怕越解释,她越糊涂,那样就更加不好了。

那究竟是“曲颈还”是“曲项”呢?

虽然从小到大,自己一直认为是“曲项”,但对此,我还是做了一番思考。

在“曲项向天歌”中,“项”与“向”重音,而重音和重字在诗歌,特别是绝句中的大忌

虽然有人说对小娃娃的信口之作,我们不必苛求,也不必拘泥于平仄格律的束缚,但我想,既然是作诗,年幼的骆宾王自然也受过格律方面的教育吧!

再从字和二字的字义上来看,我们认为在这一特定的语境中,《说文》对字的注释是:颈,头颈也;项,头后也。《辞海》和《古汉语常用字典》等对字本义的注释是:颈项,脖子。从以上的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出两字本义间既有联系,但也有区别。个人认为,应该如此理解,“颈”指脖子和头相连的前半部分;而“项”便是脖子与躯体相连的后半部分。

题图所示,鹅在 “向天歌”的时候,弯曲的只是头部以下,也就是脖子的前部,并不是脖子的后部,即是“曲颈”而非“曲项”。

再来看看“曲项向天歌”版本对“项”是如何注释的,“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可见,无论是哪个版本,想说的意思都是弯着脖子,向天歌唱,而并非要分个究竟,是弯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

看来,二者也并非是孰对孰错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