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姑苏繁华地,七里街枕河——山塘街考察后感

(2021-05-18 09:15:07)
标签:

城市考察

山塘街

分类: 团队活动及其他【创意无限】

文/韩璐潞

      七里山塘街,半部姑苏史。山塘街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其东至阊门,西至虎丘,长约七里,故又称为”七里山塘“,自古就是姑苏城中的繁华地段。因此,我们研一四人来到了山塘街,切身感受其古风古韵,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进行了相应的思考。

1.山塘初认知

1.1源起:白公凿河便交通

山塘街的由来,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便利水陆交通,于公元825年在虎丘与阊门间凿河筑堤,至今已有千余年。从此苏州有了一条可以从容漫步的历史长廊,尽管历史变迁,岁月侵蚀,依然可以从沿街沿河、鳞次栉比的店铺中,窥探其盛世模样。

1.2区位:古城西部位置优

山塘街位于苏州古城的西北部,现今的”七里山塘街“北接广济路,南临上塘街,毗邻一级商业中心石路步行街,地理位置优越。山塘河与外城河相连,水路交通发达。此外,轨交站点、公交站点、公共自行车停靠点的设立保证其公共交通便利(如图1)。当前最为知名繁华之处为从新民桥到御碑亭一段,大约600米,呈”凹“字型西北-东南向布局。姑苏繁华地,七里街枕河——山塘街考察后感

1.3布局:一河一街具特色

        作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山塘街保持着河街分离+一河一街布局模式,即河的东侧以主街为轴,两侧分布店铺,游客游览时与水隔绝,仅河的西侧部分采用沿河街相邻,形成独具特色的“古城水街”(如图2)。建筑为传统的苏州粉墙黛瓦、挑檐木质风貌,建筑排布整齐,局部有错落,形成路线转折或公共休憩空间。姑苏繁华地,七里街枕河——山塘街考察后感

2.观后思悟

山塘街作为“国家古城旅游示范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熙攘的人群及网红打卡地,无一不彰显着其修复打造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表述如下:

2.1缺乏文化发掘,业态同质化

街区内的不少店铺因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本土文化的发掘及特色的培育,出现过度商业化、业态同质化的问题。置身其中,很难找到山塘街自身与其它的历史街区的商业业态的不同之处,与其他商业街大同小异,缺乏自身特点,使游客缺乏光临店铺的兴趣,只随着人流走马观花,仅仅成为拍照打卡之地,记忆点不足,传递的文化特色不够到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内涵彰显不足,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图3)。姑苏繁华地,七里街枕河——山塘街考察后感

2.2文化创意不足,体验感较差

街区具有体验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相对较少,可以从视觉、听觉及体验三方面进行论述。在视觉上,主要为静态观光江南水乡风貌、古代明清建筑、古牌坊、古桥、会所公馆等,但是整体的建筑立面风格趋同化,印有“山塘”的灯笼随处可见,趋同化加剧,缺乏特色;在听觉上,体验项目较为单一,主要为听评弹和昆曲,且极其有限,耳边萦绕的是人群的嘈杂声及不合情景的流行音乐;在体验上,参与感较强的为游船的乘坐,但是游船为动力驱动,不同于平江路的摇橹式行船,与其慢节奏的享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图4)。姑苏繁华地,七里街枕河——山塘街考察后感

2.3公共空间局限,服务设施不足

首先,随着街区的快速发展和人流量的快速增加,而现有的公共休憩空间极为有限,缩短了游客的停留时间,难以切身体会其水乡文化,而平江路可随时沿河而坐,可亲水性较强;其次,街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位于街区内,位置不当,容易忽视,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此外,还存在卫生间规模不足,公共饮水处管理缺乏的现象(如图5)。姑苏繁华地,七里街枕河——山塘街考察后感

3.发展思考

3.1升华文化特色,引入创意业态

七里山塘又称为“七狸山塘”,原因在于有七只寓意不同的狸猫各自分布在山塘街的七座古桥边,能够代表山塘街的特色。因此,可从其入手,一方面可利用其形象制作相关的文创产品,打造山塘独特IP;另一方面,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或导游进行讲解,讲好各自的故事及寓意。开发狸猫文化可增强山塘街的记忆感,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

3.2打造多样活动,增强游客体验

充分发挥山塘街的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资源,比如戏台、公馆、博物馆、公共空间等,可在节假日可举办多样的文化展览活动及苏州地方特色表演。此外,也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打造视听盛宴,营造区域的艺术氛围,为山塘街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潜力,使游客切身体会老苏州的特色氛围,丰富精神生活。

3.3完善休憩设施,做好服务引导

合理利用公共空间,适当增加休憩座椅,并对现有的公共空间进行优化,提高游客的休憩体验。此外,为了充分发挥游客服务中心的功能,一方面,可提高门牌的辨识度,增强游客的认知感;另一方面,丰富游客服务中心的内部功能,不仅起景区指引咨询作用,还可提供一些便民服务,比如增设手机充电站、母婴室、医务室等。最后,可适当增加周边公共卫生间的数量,减缓使用压力;同时,加强公共饮水处的管理,可配套一次性杯子,提高其卫生性及安全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