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的选题如何进行
(2019-11-29 14:09:10)
标签:
硕士论文选题 |
分类: 导师指导【桃李之教】 |
文/朱建达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集中表现,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核心标志,而做好学位论文选题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前提和基础。
1.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1)学术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围绕重要的理论和学科前沿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术理论意义,应反映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符合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2)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并符合各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
2.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思路
(1)专业性。选题应符合所属一级学科及研究方向或专业学位类别及研究方向。
城乡规划学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要符合你就读的研究方向。如,你选读的研究方向是“城乡历史遗产保护与规划”,那么你的学位论文的选题就一定要与“城乡历史遗产保护与规划”相切合。城市规划硕士的学位论文也是类似的。
(2)时代性。选择在当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课题。
如目前(2020/2021年);“时代性”方面,要特别关注
国家和地方(各层级)的十四五规划中涉及城乡规划、城乡发展、城乡建设和城乡空间、城乡道路与交通、城乡公共设施、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等中的新(重大)战略、新思路(重大决策)、新(重大)措施、新(重大)工程,……。
国家相关部委、行业发布的最新动态、新发展思路、新规划、重大建设项目,……。
地方或社会,急需解决或思考的问题,如健康城市、韧性城市,城市防疫、城市安全、……,交通拥堵、停车组织、轨道交通……,老旧住区、社区设施配置、老龄社区、……,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历史街区、……,特色发展,物流,……。
大数据下的城市的方方面面,均可以去思考;以往的往往数据“不足”,许多研究受限,因此可以从大数据出发,对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思考,很有必要。
等等
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个文件中有大量的与城乡规划学科直接相关的国家战略,可以作为学位论文选题的重要参考。如“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信息一:乡镇职能重新定位。“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信息二:乡村形态的保护。“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
信息三:乡村基础设施的换代。“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
……
如:“八、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中: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信息一:国土空间布局的战略转向。“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
信息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区域属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信息一:国土空间开发的空间格局构建战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
信息二:国土空间开发的布局优化战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
信息三:国土空间开发的地域支持战略。“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支持生态功能区把发展重点放到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上,支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逐步有序转移”。
……
(3)研究目的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明确和具体。城乡规划的学术学位或城市规划专业学位的硕士论文,一般以应用型为题材。因此,研究的目的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具体,一般不是通过研究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是发现问题后去思考、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研究生要多多的考察城市(乡村),通过现象发现问题。在从中梳理出学位论文的题目。
(4)可指导性。选题应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科研课题进行,以便得到导师的“权威”指导。如果选题不在导师擅长的领域,导师的指导意见就不那么“有效”了。
(5)可完成性。学位论文的选题的难易程度要恰当,资料获取,或调查组织具有可行性。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要进行“可完成性”评估,因为对于研究生来说,论文撰写的时间一定是有限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按期完成。
3.学位论文题目的基本构成
学位论文的题目一般由基本构成要素和自选要素三至五个部分构成: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核心和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实证研究等。其中“研究对象”有时还兼有“研究范围”内涵,“研究内容”中也同时表达了“研究核心”。
题目中不仅基本要素要俱全,而且要素之间的关系也须清晰。
基本范式: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核心
特定要素:研究范围;研究视角;实证研究
如:
杨纪伟:轨道交通引导下的郑州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
杜晓娟:江苏南北共建开发区空间生长机理研究
高瑞敏:苏州古城机动车公共停车空间组织优化策略研究
毛
王
4.学位论文选题初选后的“斟酌”
学位论文题目初选后,应对选题是否是一个“好”的题目进行仔细“斟酌”,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如果全部为“是”,那一定是一个“好”题;如果有个别是“否”的话,一定要进行优化和完善;如果有3项及以上是“否”的话,那就重新选题吧,其中第1-5项为“一票否决”项。
(1)题目是否符合基本范式
(2)选题是否符合研究生类别(学术、专硕)、研究方向的要求
(3)研究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明确
(4)研究是否有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或应用价值
(5)研究背景是否真实、明晰
(6)研究对象是否合适;不能模糊
(7)研究内容是否明确;不能太泛
(8)研究核心是否准确;不能偏差
(9)研究范围是否适当;不能太广
(10)研究视角是否科学;不能乱搭
(11)实证研究是否典型;不能随意
(12)研究的难易程度是否恰当;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13)基础资料获取是否可能;不能没路径